[发明专利]包括有损耗间隔件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843.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M.J.霍宁;C.W.摩根;L.J.格拉哈姆;B.A.钱皮恩;D.W.赫尔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514;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程驰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损耗 间隔 连接器 | ||
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堆叠式组件(200),壳体堆叠式组件包括第一壳体(210)和与第一壳体堆叠在一起的第二壳体(212)。壳体堆叠式组件限定了连续延伸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信号触头腔体(228)和接地触头腔体(228)。信号触头(230)布置在相应的信号触头腔体中,并且接地触头(232)布置在相应的接地触头腔体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围绕接地触头腔体的凹部(229)和布置在相应的凹部中的有损耗间隔件(202)。每个有损耗间隔件具有与相应的接地触头腔体对准的凹槽(312)。接地触头布置在相应的有损耗间隔件的凹槽中,使得接地触头耦接到相应的有损耗间隔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阵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些电连接器系统利用诸如夹层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来互连两个电路板,例如母板和子卡。一个电连接器的导体被端接到一个电路板,并且通过壳体朝向配合端延伸,以接合与另一电路板端接的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导体。
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具有电气问题,特别是当以高数据速率传输时。例如,电连接器通常利用差分对信号导体来传输高速信号。接地导体提高了信号完整性。然而,当传输高数据速率时,已知的电连接器的电性能受到谐振尖峰抑制,例如在高频下。
需要一种具有良好电性能的高密度的、高速的电连接器组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堆叠式组件(housing stack),壳体堆叠式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堆叠在一起的第二壳体。壳体堆叠式组件限定被构造为与配合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和被构造为安装到电路板的安装端。安装端与配合端相反。壳体堆叠式组件限定信号触头腔体和接地触头腔体,这些信号触头腔体和接地触头腔体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连续延伸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信号触头布置在相应的信号触头腔体中、并且设置在配合端和安装端处或附近,用于分别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接地触头布置在相应的接地触头腔体中、并且设置在配合端和安装端处或附近,用于分别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围绕接地触头腔体的凹部(pockets)和布置在相应的凹部中的有损耗间隔件(lossy spacers)。每个有损耗间隔件具有与相应的接地触头腔体对准的凹槽。接地触头布置在相应的有损耗间隔件的凹槽中,使得接地触头耦接(coupled)到相应的有损耗间隔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的俯视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电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有损耗间隔件的前透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俯视透视图。电连接器系统100包括被构造为直接配合在一起的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104。电连接器系统100可以布置在诸如服务器、计算机、路由器等的电气部件上或其中。在图1中,第一电连接器102和第二电连接器104示出为未配合,而是准备好彼此配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2是插座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104是插头连接器。电连接器102、104是夹层连接器的配合半部;然而,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旨在局限于夹层连接器,而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例如直角连接器或其它类型的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