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水蛭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1088.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水蛭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蛭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设置网箱、投放幼苗、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养殖水控制等内容。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利用黄独藤本作为水蛭采食或临时休息场所,在保证了水蛭养殖密度的同时提高了水蛭的成活率和品质,用于制药得率高,水蛭体内的水蛭素含量比常规方法养殖的提高了18%以上,提高其药效,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蛭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水蛭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因此发展水蛭养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
水蛭养殖是利用野生水蛭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生物,目前有金钱宽体水蛭、菲牛蛭等野生水蛭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饲料等生物转变为生物能,以取得水蛭的机体和药材等生物产品的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水蛭养殖是现代农业新生事物,也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由于养殖的集约化发展,导致水蛭的药用价值降低,养殖环境的复杂化,使水蛭体内含有较多的菌落,因此,需要优化药用水蛭的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药用水蛭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药用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设置网箱:设置网箱高度为0.4m,在网箱底部放置多个黄独块茎,放置密度为6个/㎡,并在相应位置设置多根可拆装的连接网箱顶面和底面的软绳;
(2)投放幼苗:选取体重为0.18-0.2的水蛭幼苗,按140-160条/㎡投放;
(3)水质管理:每隔3天向网箱中添加相当于养殖水重量4%的水质调节剂,水质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氢钙10-15份、硫酸氢钾12-16份、聚维酮碘4-7份、钠基膨润土6-9份、杜鹃花提取液0.2-0.5份、橄榄叶提取液0.6-0.8份、苏氨酸0.8-1.2份、农牧宝EM菌剂2-4份;
(4)饲料投喂:饲料投喂量为水蛭总质量的15-20%,每隔6个小时投喂一次,所述饲料由螺蛳和营养饲料以8: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营养饲料为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颗粒饲料:猪肝粉8-12份、膨化血粉4-8份、海螵蛸粉4-8份、甘草总黄酮3-7份、牛至油粉5-9份、海藻粉2-6份、富硒酵母1-5份、茶花粉1-2份;
(5)养殖水控制:水温保持在22-28℃范围内,pH值保持在6.8-7.2范围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黄独块茎来源于两年生黄独,在用于养殖水蛭前淹没块茎水培,使其藤叶缠绕相应位置的软绳生长。
所述农牧宝EM水质调节剂由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有机酸、消化酶、小分子生物肽、未知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每克含有益总菌数≥10亿CFU。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利用黄独藤本作为水蛭采食或临时休息场所,在保证了水蛭养殖密度的同时提高了水蛭的成活率和品质,用于制药得率高,水蛭体内的水蛭素含量比常规方法养殖的提高了18%以上,提高其药效,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以茶色蛭为养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设置网箱:设置网箱高度为0.4m,在网箱底部放置多个黄独块茎,放置密度为6个/㎡,并在相应位置设置多根可拆装的连接网箱顶面和底面的软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北方多藻类海参圈养殖的海胆苗种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田养殖水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