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0627.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N57/30 | 分类号: | A01N57/30;A01N47/20;A01N43/80;A01P1/00;A01G22/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霉灵 喷洒 甲基异硫磷 有效预防 根茎 预防 成活率 浸泡 栽植 播种 合成 消毒 土壤 | ||
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播种前喷洒甲基异硫磷对土壤进行消毒,(2)噁霉灵浸泡天麻的根茎,(3)栽植后,将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喷洒5‑8次。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天麻,能够有效预防白绢病的发生,降低白绢病对天麻的危害,提高天麻的成活率,增加天麻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是一种中草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天麻易得白绢病,尤其是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极易爆发。白绢病寄生在土壤中,是一种根瘤菌,它的分生孢子会钻进土壤中。最终形成了天麻猝倒病,白绢病难防治。
白绢病的发生是因为植株感染整齐小核菌所致。白绢病多在植物成株期间发生,主要危害茎部、果柄、果荚及根部。染病茎部病斑初期为暗褐色,波纹状,逐渐下凹,变色软腐,上被白色绢丝状菌丝层,直至植株下部茎秆均被覆盖,最后茎秆组织呈现纤维状,容易扯断拔起。天气潮湿的时候,菌丝层会扩散到病株周围的土壤,形成暗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对于白绢病发的现象及性状的认识,有助于及早发现并防治植物白绢病。
发明内容
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播种前喷洒甲基异硫磷对土壤进行消毒,
(2)噁霉灵浸泡天麻的根茎,
(3)栽植后,将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喷洒5-8次;
其中,步骤(1)中甲基异硫磷使用方法为每亩土壤用20%乳油300-450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洒;
步骤(2)中噁霉灵使用方法为1000-2000倍96%噁霉灵浸泡天麻根茎;
步骤(3)中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使用质量配比为1-5:1-5:1-8;
步骤(3)中喷洒时间为,天麻出苗后喷洒一次,于10-15天之后,当温度在20-30℃范围内时再喷洒一次,其余时间集中使用4次。
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天麻,能够有效预防白绢病的发生,降低白绢病对天麻的危害,提高天麻的成活率,增加天麻的产量。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播种前喷洒甲基异硫磷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土壤用20%乳油450毫升加水60千克喷洒;
(2)噁霉灵浸泡天麻的根茎,1000倍96%噁霉灵浸泡天麻根茎;
(3)栽植后,将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按照比例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使用质量配比为1:3:5喷洒5-8次;喷洒时间为,天麻出苗后喷洒一次,,于10天之后,当温度在20℃范围内时再喷洒一次,其余时间集中使用4次。
实施例2
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播种前喷洒甲基异硫磷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土壤用20%乳油4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洒;
(2)噁霉灵浸泡天麻的根茎,2000倍96%噁霉灵浸泡天麻根茎;
(3)栽植后,将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按照比例甲基乙硫灵、噁霉灵、多霉灵使用质量配比为5:5:8喷洒5-8次;喷洒时间为,天麻出苗后喷洒一次,,于15天之后,当温度在30℃范围内时再喷洒一次,其余时间集中使用4次。
实施例3
一种天麻预防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未经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0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长草坪绿色期的滞绿剂
- 下一篇:一种防治猕猴桃树溃疡病的组合物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