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多叶片整体转子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8646.X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俭;高林;张栋;李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3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检测 整体转子 透照 分段位置 接收面板 种碳纤维 复合材料 多叶片 射线管 三坐标检测 调整工件 缺陷评定 扫描方式 输入检测 叶片标记 锥形扫描 射线束 检测 薄区 厚区 剖切 移出 射线 盲区 照射 测量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多叶片整体转子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将整体转子上的叶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标记编号;b、根据被测零件的尺寸选择X射线三坐标检测设备,接通电源进行预热;c、调整工件方位使其被测部位处于射线束的照射范围之内以及接收面板的接收范围之内,并将工件起始编号叶片正对接收面板方向,作为工件旋转的基准点;d、按照最佳放大倍数公式计算最佳放大倍数,Mo为最佳放大倍数,UD为图像接收面板的固有不清晰度,Φ为射线源焦点尺寸;然后按照公式计算工件至射线管距离,f为工件至射线管距离,Mo为最佳放大倍数,F为接收面板到射线管的距离,最后按计算得到的数据调整接收面板到射线管的距离和工件至射线管的距离;e、X射线三坐标检测设备输入计算得到的最佳放大倍数和工件直径后自动计算出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的工件分段位置;f、不断调节透照参数并观察工件图像不同厚度处的黑白度,确定射线最厚区及最薄区的透照参数;g、将工件移出检测范围,使用最厚区透照参数进行透照;h、将最厚区及最薄区的透照参数及工件分段位置输入X射线三坐标检测设备并确认;i、设定X射线三坐标检测设备扫描方式为锥形扫描,工件旋转次数=π/4×面板像素尺寸,每次旋转角度=360°/工件旋转次数;j、按下高压键,开始透照扫描,系统在扫描的同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3D重构,待扫描全部完成后,系统自动进行数据拼接,形成最终完整的3D工件图;k、从3D工件图上,可以看到工件内部的缺陷及3D分布情况,此时根据需要选取任意截面进行剖切,并在剖切得到的2D平面图中进行缺陷评定及缺陷尺寸的精确测量,以此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86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