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釉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7320.5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敏;熊露;肖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3340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釉料组合物 釉料 烧制 高岭土 釉面光泽度 高温烧成 陶瓷产品 陶瓷制品 颜色纯正 厚薄 硅灰石 钾长石 温度点 中粘度 重量份 均一 色料 烧成 石英 釉面 还原 骨灰 合格率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釉料组合物,属于陶瓷产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龙岩高岭土7~10份、钾长石38~42份、石英25~30份、硅灰石18~22份、骨灰0.5~2份和色料1.02~2.1份,本发明的釉料在烧成过程中粘度高,流动性低,避免了流釉、堆釉所造成的釉面厚薄不均匀和颜色不均一的缺陷,且本发明所述的釉料的烧制方法还原温度点及高温烧成温度范围较宽,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合格率,此外,本发明烧制得到的陶瓷制品,其釉面光泽度高,颜色纯正,外观美丽,意蕴悠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釉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釉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状薄层,将调制好的釉浆涂布在坯体外表经过高温煅烧后,它会熔融、平铺开来,冷却后形成玻璃状薄层和坯体结合在一起。釉的作用是改善陶瓷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产品的技术与使用性能,赋予产品平滑光亮的表面,增加产品美感并保护釉下装饰。陶瓷行业非常注重采用先进的釉料技术,国内已经出现一大批专业性很强的陶瓷釉料和陶瓷熔块公司,陶瓷产品中所用的釉料也越来越丰富。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5461226A公开了一种全生料水晶厚抛釉釉料,该釉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钾长石20%~25%,钠长石10%~15%,硅灰石20%~25%,滑石10%~15%,高岭土7%~10%,石英粉6%~9%,氧化锌6%~8%,碳酸钡8%~12%,绿柱石1%~5%,上述技术的釉料釉液澄清,排气性好,釉面清澈透明,美观度好。
但上述技术在其配方中加入了绿柱石,由于绿柱石含有天然矿物稀有金属铍,大幅度降低了上述釉料在熔融过程中的高温粘度。众所周知,釉的粘度低,则流动性快,容易造成流釉、堆釉等缺陷,且在高温熔融时易于垂流,不便厚施,烧结后,釉面光泽较强,较为乏趣。
此外,釉的粘度过小,易在陶瓷产品棱角处产生色差,尤其是异型和大件产品的色差特别明显,这是因为陶瓷釉料在高温时处于一种玻璃流变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它会沿着产品表面向下移动,造成釉面厚薄不均匀,使得釉层厚的地方颜色深,釉层薄的地方颜色浅,造成产品整体颜色不均匀而形成色差,这样的产品回烧的次数越多,色差越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釉料存在的高温粘度低,流动性快所导致的流釉、堆釉从而造成釉面厚薄不均匀和颜色不均一等缺陷,进而提供一种高温粘度高,流动性低的釉料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釉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龙岩高岭土7~10份、钾长石38~42份、石英25~30份、硅灰石18~22份、骨灰0.5~2份和色料1.02~2.1份。
所述色料包括三氧化二铁1~2份和氧化钴0.02~0.1份。
以所述釉料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龙岩高岭土7~10%、钾长石38~42%、石英25~30%、硅灰石18~22%、骨灰0.5~2%、三氧化二铁1~2%和氧化钴0.02~0.1%。
以所述釉料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龙岩高岭土8.85%、长石40.34%、石英27.55%、硅灰石20.66%、骨灰0.98%、三氧化二铁1.57%和氧化钴0.05%。
一种由上述釉料组合物烧制而成的釉。
一种由上述釉料组合物烧制而成的半透明淡蓝色釉。
一种上述釉料组合物烧制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釉浆
将按重量百分比准确称量的釉原料、高铝球石和水装入球磨机中,球磨,颗粒细度为万孔筛余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釉浆;
(2)施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