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6400.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喻嵘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信号 产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的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至少一感测单元侦测一电子装置的一姿势或一动作。判断电子装置是否于一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当电子装置并未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产生一信号。当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决定一延迟时间,并于延迟时间后产生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以依据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决定电子装置中的信号产生时机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设备,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变得越来越先进且具有强大功能。举例来说,便携设备可以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便携设备来连接网络,以浏览因特网。由于这些装置及其功能所带来的便利,也使得这些装置成为现代人的必备品之一,并随时随地的在生活中频繁使用这些功能。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时代的来临,每个人周遭的装置或物品都可以连接至网络,且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于这些装置或物品进行相关控制与存取等。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主要藉助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电子装置间可以彼此通过无线网络来相互耦接,以进行相关应用。同时,蓝牙低功率消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解决了电子装置长时间连接无线网络及其耗电的问题。举例来说,Beacon实作BLE技术、且低价的无线蓝牙发射器,其可以长时间通过无线网络来传递蓝牙信号。另一方面,实作BLE技术的手机可以无线地搜寻蓝牙信号来发现这些Beacon装置的存在。
目前来说,大量利用Beacon的装置与创新应用被开发使用。由于这些装置具有小巧的设计,这些应用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这些装置常常会被用户把玩或遗失。当用户过度把玩这些装置时,不仅容易增加装置功能的误判,也有可能造成系统资源的过度浪费,如电力的过度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电子装置的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其中依据电子装置的移动状态可以决定电子装置中的信号产生时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信号产生方法。首先,通过至少一感测单元侦测一电子装置的一姿势或一动作。依据感测单元所侦测的数据判断电子装置是否于一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当电子装置并未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产生一信号。当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决定一延迟时间,并于延迟时间后产生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间的侦测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感测单元与一处理单元。感测单元侦测一电子装置的一姿势或一动作。处理单元依据感测单元所侦测的数据判断电子装置是否于一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当电子装置并未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处理单元产生一信号。当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处理单元决定一延迟时间,并于延迟时间后产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依据电子装置静止时所处的一特定姿势来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一无线网络将信号进行广播。其中,信号包括相应电子装置的一辨识数据、与感测单元所侦测的相应电子装置静止时所处的一特定姿势的一动作信息或依据动作信息所产生的一特定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感测单元侦测到电子装置由一静止状态产生移动时,致使电子装置进入一第一模式。当信号产生之后,致使电子装置进入一第二模式。其中,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不同,且电子装置在第二模式中比电子装置在第一模式中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于电子装置静止时的一时间点重新等待既定期间,并于重新等待的既定期间内判断电子装置是否持续移动。当电子装置于重新等待的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时,重新决定延迟时间,并于延迟时间后产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计算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持续移动的一移动时间,并依据移动时间决定延迟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计算电子装置于既定期间内静止于至少一既定姿势的次数,并依据次数决定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拓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损伤手腕动作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用于触觉使能的神经接口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