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烃分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5935.4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谢可堃;王春峰;谢崇亮;王禹;孙兰义;朱敏燕;侯亚飞;张晓光;张敬敏;张崇伟;刘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00 | 分类号: | C07C7/00;C07C9/04;C07C9/06;C07C9/08;C07C9/10;C07C9/12;C10G7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管线顺次连接的初步分离组件(100),隔壁塔(201),第一脱丁烷塔(300)以及第二脱丁烷塔(401);
所述初步分离组件(10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冷却器(104)、第二冷却器(105)和分相器(107),且所述初步分离组件(100)与隔壁塔的进料口(2011)连接;
所述隔壁塔(201)用于分离出甲烷、乙烷和丙烷,包括分凝器(203)以及第一再沸器(209),且所述隔壁塔(201)的塔底出料口(2012)与第一脱丁烷塔的进料口(3011)连接;
所述第一脱丁烷塔(300)用于分离出异丁烷,包括第一冷凝器(307),且所述第一脱丁烷塔(300)的塔底出料口(3021)与所述第二脱丁烷塔(401)的进料口(4011)连接;
所述第二脱丁烷塔(401)用于分离出正丁烷,包括第二冷凝器(402)和第四再沸器(403);
且所述第一冷却器(104)、所述第二冷却器(105)、所述分凝器(203)、所述第一冷凝器(307)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402)均采用LNG作为冷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分离系统还包括LNG通道,为所述轻烃分离系统提供冷源;
所述LNG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105)、所述分凝器(203)、所述第一冷却器(104)、所述第一冷凝器(307)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402);
且所述第二冷却器(105)为LNG进口端,所述第二冷凝器(402)为LNG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分离组件(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器(104)上游并与所述第一冷却器(104)连通的混合器(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器(107)具有气体出口、第一液体出口以及第二液体出口;
所述初步分离组件(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相器(107)下游并与所述分相器(107)连通的减压阀(110);
且所述第二液体出口与所述减压阀(110)连接,所述减压阀(110)还连通所述隔壁塔(2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壁塔(201)中设置有纵向隔板(202),且在所述隔壁塔(201)的中部还连接有第三冷凝器(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凝器(204)与所述LNG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分凝器(203)和所述第一冷却器(104)之间,使得所述LNG依次通过所述分凝器(203)、所述第三冷凝器(204)以及所述第一冷却器(10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烃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丁烷塔(300)为双效精馏系统,包括高压塔(301)以及低压塔(302);
所述高压塔(301)包括进料口(3011)和第三再沸器(309);
所述低压塔(302)包括出料口(3021)、第二再沸器(306)以及第一冷凝器(307);
所述高压塔(301)的塔顶连通所述第二再沸器(306),所述第二再沸器(306)与所述高压塔(301)的上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9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