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斛组培苗仿野生培育专用基质、装置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45153.0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850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陈雨;杨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旭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31/02;C05G3/00
代理公司: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50215 代理人: 王海军
地址: 402360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石斛 组培苗仿 野生 培育 专用 基质 装置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种植方法,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石斛组培苗仿野生培育专用基质、装置和应用。

技术背景

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全球约有石斛属原生种1 500~1 6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北纬l5°30’~25°21’地区,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和台湾等省(区)。云南以滇西及滇西南产的石斛品质最佳。《云南植物志》中收录的46种石斛在昌宁县均有发现。唐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将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更是石斛中的上品。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石斛忌干燥、怕积水,特别在新芽开始萌发至新根形成时需充足水分。但过于潮湿,如遇低温,很容易引起腐烂。天晴干热时,除浇水外,要往地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常绿石斛类在冬季可保持充足水分,但落叶类石斛可适当干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人休眠期。

石斛组培育苗工作起步于20世纪7O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组培育苗是利用石斛的某个器官切片,通过组培室培育出种苗。该方法投资大,技术含量高,需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纯度高,无病。在应用上需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炼苗后才能投入生产应用,收效起始时间需2~3年。

石斛的附主植物广泛,如杞木、麻栗、核桃、椿木、梨等几乎所有阔叶乔木,尤其以落叶乔木较多,针叶木附生较少。应选择树干分枝多、树大(活体仿野生栽培)、粗壮、皮厚、不易脱皮、树皮有裂缝等植物移栽。铁皮石斛气生根的营养主要靠根系的兰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但对于刚刚移栽的组培苗,施加适当的肥料能促进新生根迅速增大,更加有利于石斛的种植成活率。

发明内容

为实现组培石斛秒的林间仿野生栽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苗林间仿野生培育专用基质,所述专用基质由脱脂松树皮、碎砖瓦块、干燥苔藓和营养添加剂组成。

所述营养添加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50%,所述有效成分由NO、P2O5、K2O、Fe2O3、Cu、B、Zn和Mo组成。

营养添加剂中有效成分NO、P2O5、K2O、Fe2O3、Cu、B、Zn和Mo的重量比为100:30:50:10:3:2:1:1。

所述专用基质由脱脂松树皮、碎砖瓦块、干燥苔藓和营养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0:10:5:2。

所述专用基质的制备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松树皮制成粒径1.5-4cm的小块,至于沸水中煎煮2-3h,滤出,晒干得到脱脂松树皮;

2)将废弃的砖瓦制成1.5-4cm的小块,晒干,根据比例称取脱脂松树皮、碎砖瓦块和营养添加剂,将营养添加剂用水溶解,渗透吸收到脱脂松树皮和碎砖瓦块中,晒干得到砖木混合物;

3)根据比例称取干燥苔藓混入到砖木混合物制备得到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仿野生培育的专用基质;

4)在使用时,将经过炼苗的石斛组培苗根系贴在树干上,用滤水透气的特殊装置将专用基质用固定在石斛组培苗根系的外侧,石斛组培苗的茎和叶外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旭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旭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