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2404.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于秋礼;齐彦生;查智;王波;方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框架 链条 起吊框架 可调的 挂接 起吊 底座 回收装置 起吊链条 外挂式 子母环 布放 吊点 吊圈 链环 潜器 四边 布放结构 水上作业 筒状结构 周向分布 上端 上端面 下端面 包络 成筒 下端 平行 灵活 | ||
1.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子母环吊圈(7)、起吊框架(6)、起吊链条(8)、支撑框架(3)、承启链条(5)、圈笼链条(4)、圈笼链环(2)及起吊底座(9);
所述起吊框架(6)和支撑框架(3)均为通过螺栓固结的矩形框架;
所述起吊底座(9)为潜器进行布放回收的基板,起吊底座(9)上设有用于与潜器连接的连接机构及适应潜器安装的安装孔;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四条相同的起吊链条(8)的一端均与子母环吊圈(7)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起吊框架(6)上端面的四个角挂接,起吊框架(6)下端面的四个角通过四条相同的承启链条(5)与支撑框架(3)的上端面挂接;支撑框架(3)的下端面通过四条以上沿其四边均匀分布的圈笼链条(4)与起吊底座(9)挂接,并使支撑框架(3)所在面与起吊底座(9)所在面平行,四条以上圈笼链条(4)包络成筒状结构,在所述筒状结构的外表面安装有沿其周向分布的一个以上圈笼链环(2);
当目标潜器为圆柱形结构时,起吊底座(9)包括:两个侧板、两条连接杆及两个以上U型架;U型架均匀分布在两条平行的连接杆上,两个侧板分别安装在两条平行的连接杆的两端,且两个侧板分别向外弯折设定角度;所述设定角度小于90°;侧板和U型架上均设有骆驼背;
当目标潜器为扁平状结构时,起吊底座(9)为平板式结构,起吊底座(9)的表面上设有骆驼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链条(8)的一端通过其末端的登山扣与子母环吊圈(7)子环的蝴蝶扣连接;另一端通过其末端的登山扣与起吊框架(6)四个角上的羊眼螺栓挂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启链条(5)通过其末端的登山扣与支撑框架(3)挂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笼链条(4)通过其末端的登山扣与起吊底座(9)上的骆驼背连接。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起吊链条(8)或承启链条(5)的登山扣与支撑框架(3)挂接的位置及调整起吊链条(8)、承启链条(5)或圈笼链条(4)的长度和个数、起吊框架(6)的有无,进而调整该装置的结构尺寸。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可调的潜器吊点外挂式布放回收装置的布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当不进行起吊作业时,吊车起吊圈笼链条(4)与起吊底座(9)分离;起吊底座(9)位于潜器下方;
当布放无缆潜器时:
第一步,吊车通过吊挂子母环吊圈(7)将该装置的除起吊底座(9)以外的组件移动至潜器位置上方,下放至设定位置后,将圈笼链条(4)与安装在潜器下方的起吊底座(9)挂接,完成后起吊入水;
第二步,下放潜器至设定深度后,潜器留浮于水面,潜器与起吊底座(9)分离,然后借用外部的辅助布放回收工具或直接操纵潜器或潜器自主航行从两条承启链条(5)之间的空隙处或两条起吊链条(8)之间的空隙处驶出;
当回收无缆潜器时:
第一步,控制无缆潜器从两条承启链条(5)之间的空隙处驶入圈笼链条(4)包络的空间内后,最后停放在起吊底座(9)上;
第二步,吊车通过吊挂子母环吊圈(7)将潜器吊装出水;
第三步,吊车将该装置移动到设定位置后,吊车下放使起吊底座(9)着地,并分离圈笼链条(4)与起吊底座(9);
第四步,吊车将除起吊底座(9)以外的组件移动移动至空闲位置,完成了无缆潜器的回收;
当布放带缆潜器时:
第一步,将承启链条(5)与支撑框架(3)分离;
第二步,吊车通过吊挂子母环吊圈(7),将起吊框架(6)和起吊链条(8)移动至潜器位置上方,下放至设定位置,将潜器的缆线放置于相邻的两条承启链条(5)之间后,将支撑框架(3)与承启链条(5)挂接;
第三步,吊车将子母环吊圈(7)上移到设定位置,将圈笼链条(4)与安装在潜器下方的起吊底座(9)挂接,完成后起吊入水;
第四步,下放潜器至设定深度后,潜器留浮于水面,潜器与起吊底座(9)分离,然后借用外部的辅助布放回收工具或直接操纵潜器或潜器自主航行从两条承启链条(5)之间的空隙处或两条起吊链条(8)之间的空隙处驶出;
当回收带缆潜器时:
第一步,带缆潜器从两条承启链条(5)之间的空隙处驶入圈笼链条(4)包络的空间内后,将带缆潜器安装在起吊底座(9)上;
第二步,收起潜器的缆线后并吊升出水;
第三步,吊车将该装置移动到设定位置后,吊车下放使起吊底座(9)着地,并分离圈笼链条(4)与起吊底座(9);
第四步,吊车继续下放,待支撑框架(3)着地后,分离支撑框架(3)与承启链条(5);
第五步,吊车将起吊框架(6)和起吊链条(8)移动至空闲位置,完成了带缆潜器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4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水泵自动投放收起装置
- 下一篇:高吸附率硅藻土壁材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