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单台压力机的冲压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902.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0 | 分类号: | B21D22/00;B21D43/00;B21D43/20;B21D45/00;B21D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上料机器人 下料机器人 冲压 自动化装置 工作效率 电控柜 定位座 上料台 单台 滚珠 上料 下料 连接线 定位螺栓 气缸连接 承载杆 调节杆 对中台 固定块 滚珠座 档杆 立柱 位杆 支架 工作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台压力机的冲压自动化装置,包括上料台、对中台、上料机器人、压力机、下料机器人、下料车、电控柜、立柱、定位座和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台设置在支架上,并在上料台上设置有承载杆,所述的对中台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档杆上通过连接块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电控柜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上料机器人、压力机、下料机器人、气缸连接,所述的定位座通过定位螺栓设置在对中台上,所述的滚珠设置在滚珠座内。本发明在压力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提高了工件上料、下料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压力机冲压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单台压力机的冲压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过程,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会采用压力机进行冲压,而在现有的压力机操作过程中,上料、下料多为人工操作,不仅自动化水平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还存在着操作人员安全性能低的不足,同时,人工将工件放入压力机内,还存在着位置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导致工件的冲压位置不佳,降低冲压后工件质量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单台压力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水平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件在压力机内位置精确度不高、冲压质量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自动化水平高、操作人员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单台压力机的冲压自动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单台压力机的冲压自动化装置,包括上料台、对中台、上料机器人、压力机、下料机器人、下料车、电控柜、立柱、定位座和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台设置在支架上,并在上料台上设置有承载杆,所述的对中台上设置有固定块,并在固定块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气缸,并在气缸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接块,并在连接块上设置有档杆,所述的档杆上通过连接块设置有限位杆,并在限位杆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下料车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电控柜通过连接线分别与上料机器人、压力机、下料机器人、气缸连接,所述的立柱设置在底座上,并在底座上设置有红外线发生器,所述的定位座通过定位螺栓设置在对中台上,并在定位座上设置有滚珠座,所述的滚珠设置在滚珠座内,在压力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提高了工件上料、下料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压力机冲压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对中台上的滚珠座上设置有滚珠,通过上料机器人将需要冲压的工件放置在对中台上,在滚珠、档杆的作用下,工件在对中台上移动,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上料机器人将对中台上静止的工件移运到压力机内进行冲压,通过对中台的作用,能够提高工件在压力机内位置的精准度,进而提高工件的冲压质量,增强冲压后的工件质量,将立柱设置在底座上,并在底座上设置有红外线发生器,在立柱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护栏,在红外线发生器与红外线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红外线保护区,避免工作人员进入加工区,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所述的上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对称设置在压力机的两侧。
所述的电控柜上设置有操作按钮、显示屏。
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紧固轴。
所述的立柱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护栏。
所述的红外线发生器通过连接线与电控柜连接,并在红外线发生器与红外线发生器之间设置有红外线保护区。
所述的限位杆上的连接块上设置有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