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829.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育仁;赵惠珊;冯铭新;李世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K9/64;F21V9/30;F21V29/50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光 蓝光危害 灯具 显色指数 色温 制作 荧光粉 眼睛视网膜 发光机构 峰值波长 蓝光激发 白光LED 低相关 白光 光效 混光 阅读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含有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的灯具。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包括蓝光激发LED芯片、荧光粉、蓝光补偿LED芯片及混光机构。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通过设置蓝光补偿LED芯片以对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发出的白光进行蓝光补偿,因补偿的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因此,补偿的蓝光对眼睛视网膜的伤害较小,并且补偿的蓝光可以使整个LED光源达到阅读等场合所需的相关色温、光效和显色指数,尤其有利于提高显色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光效低蓝光危害高显指的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含有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的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对于白光LED发光机构,目前最普遍的是利用蓝光芯片发出的蓝光激发荧光粉发出黄绿光,再与芯片的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这样的发光机制具有光效高及环保等多优点,但是也隐藏着安全性问题,例如蓝光危害。典型的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生成白光的LED,其光谱500nm以下会有一个蓝光波峰,通常在445~455nm有相当的功率强度。对于高相关色温光源,蓝光波长较短或蓝光峰值较高,蓝光辐射剂量较高,而蓝光辐射剂量较高,特别是峰值波长在435~440nm之间的蓝光,容易对人眼产生一定的危害,传统的做法是降低光源的相关色温。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如<3000K)虽然蓝光辐射能量很低,蓝光危害很小,但是相关色温过低不利于阅读的清晰度,显色指数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谱中短波长蓝光辐射剂量较低的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
一种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包括蓝光激发LED芯片、荧光粉、蓝光补偿LED芯片及混光机构;所述蓝光激发LED芯片与所述荧光粉相配合构成白光LED发光机构,所述蓝光激发LED芯片产生的部分蓝光用于激发所述荧光粉发光,并与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不高于2800K;所述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的峰值波长或者发出的蓝光经滤光片过滤后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所述混光机构用于将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所述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或者将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经所述滤光片过滤后的蓝光进行混光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粉为黄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在2500~2800K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蓝光危害效能在3000K下小于3W/Klm,在4000K下小于4W/Klm,在5000K下小于5W/Klm,在6000K下小于6W/Kl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的显色指数不低于90。
一种灯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低蓝光危害LED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安装于所述散热机构上。
一种低蓝光危害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在蓝光激发LED芯片与荧光粉构成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基础上添置蓝光补偿LED芯片和混光机构,或者添置蓝光补偿LED芯片、滤光片与混光机构;所述蓝光激发LED芯片产生的部分蓝光用于激发所述荧光粉发光,并与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不高于2800K;所述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的峰值波长或者发出的蓝光经滤光片过滤后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所述混光机构用于将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所述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或者将所述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经所述滤光片过滤后的蓝光进行混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未经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嵌串行驱动控制芯片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