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344.4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祝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自主 连续 观测 小行星 方法 | ||
1.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以目标小行星为跟踪观测对象,根据小行星星历,设计卫星理论飞行轨道参数;
(2)根据计算的卫星和小行星相对距离,判断是否满足星敏感器观测距离要求,满足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10);
(3)根据解算的太阳、地球和小行星三者位置关系,判断小行星是否处在太阳光照区,是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10);
(4)根据解算的地球、卫星和小行星三者位置关系,判断地球是否进入星敏感器视场,是则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10);
(5)根据计算的小行星可视星等,判断小行星可视星等是否小于星敏感器可观测阈值,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10);
(6)根据计算的小行星相对卫星理论方向矢量与星敏感器光轴指向夹角,判断小行星是否在星敏感器视场范围内,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利用万向轴调整星敏感器光轴指向后,继续判断小行星是否在星敏感器视场范围内,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10);
(7)根据计算的小行星在星敏感器二维像面阵坐标,判断小行星是否在星敏感器二维像面阵内,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10);
(8)根据计算的小行星相对卫星理论方向矢量和方位角与俯仰角,进入步骤(9);其中,计算小行星相对卫星理论方向矢量和方位角与俯仰角具体为:
小行星相对卫星单位方向矢量由星敏感器获得,即得小行星相对卫星方位角α与俯仰角δ,卫星和小行星相对距离|δr(Ast0)|由星间链路获得,由此得到小行星相对卫星理论方向矢量δr(Ast0)
其中,
小行星相对卫星方位由方位角和俯仰角描述,在卫星本体坐标系ob-xbybzb中,定义方位角α为δr(Ast0)在ob-ybzb平面的投影与yb轴夹角,俯仰角δ为δr(Ast0)与xb轴夹角,表示为
其中,是地心惯性坐标系相对本体坐标系姿态转换矩阵;
(9)根据步骤(8)所得的小行星相对卫星理论方向矢量和方位角与俯仰角,调整主星星敏感器光轴与理论方向矢量一致,计算小行星相对卫星单位方向矢量真实测量值,并建立观测模型,进入步骤(10);
(10)结束观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设计卫星理论飞行轨道参数具体包括轨道半长轴a、轨道偏心率e、轨道倾角i、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幅角ω和过近地点时刻t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判断小行星是否满足星敏感器观测特定距离要求过程如下:
计算卫星相对小行星距离δr(Ast0),判断其是否满足条件
Lmin≤δr(Ast0)≤Lmax (1)
其中,δr(Ast0)=|δr(Ast0)|=|r(Ast)-r(0)|,r(0)和r(Ast)为卫星和小行星位置矢量;Lmin和Lmax为星间观测所需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判断小行星是否处在太阳光照区过程如下:
分析地球阴影范围以及小行星运行穿过该阴影区的临界条件,设小行星位置矢量r(Ast)与太阳位置矢量r(sun)夹角为ψ,小行星进入和离开地球阴影范围的临界夹角为和则小行星处在太阳光照区需要满足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3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相对小行星视觉自主导航方法
- 下一篇: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