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7989.6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波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3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检测 控制器 光电接收器 单片机 积分球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光栅单色仪 控制二极管 放大电路 过滤信号 驱动电路 显示结果 显示装置 单色仪 供能 噪声 过滤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积分球、光栅单色仪、光电接收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为装置供能的电源和显示结果的显示装置。本发明采用新型结构的积分球、单色仪、光电接收器和单片机等进行发光二极管检测,利用过滤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过滤信号噪声和控制二极管,从而使发光二极管检测更精准和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功耗低、体积小,色彩鲜艳、响应速度快、寿命长,所以常用作收录机、收音机和电子仪器的电平指示器、调谐指示器、电源指示器等。发光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有一定稳压作用,还可作直流稳压器中的稳压二极管,提供基准电压,兼作电源指示灯。而发光二极管在使用前要经过检测,保证发光二极管性能的稳定性,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快速精准的检测装置,通过设计新的积分球结构,解决现有检测中被测物切换带来的问题,同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过滤放大处理,通过单片机控制装置和电路,方便于检测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包括积分球、光栅单色仪、光电接收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为装置供能的电源和显示结果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积分球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标准灯座、挡光板和辅助灯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被测口,所述被测口上安装有被测模块阵列,被测口对应外壳上设置有出光口,出光口通过光纤连接光栅单色仪;所述标准灯座、辅助灯座和被测口对应设置,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被测模块阵列上设置有散热板。
以上结构,通过设置多个被测口和被测模块阵列,解决现有积分球测量中由于每次只能进行一个被测口的测量,不断更换增加积分球测量上的误差的问题,设置多个被测模块阵列,可以同时安装多个被测物,在一个被测物检测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被测模块,打开被测模块,关闭其他被测模块,被测模块之间可以任意切换,有利于避免积分球移动带来的测量误差的增大。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积分球中还设置有温度探测器,用于测量光温度,所述温度探测器通过A/D转换器连接单片机。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光栅单色仪包括反射镜、球面镜、光栅、入缝和出缝;所述入缝的宽度为25mm;所述出缝的宽度为30mm;所述焦距为50mm。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被测模块阵列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连接,通过驱动电路,进行发光二极管的开关。
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光耦合器、MOS开关管和三极管;所述光耦合器与三极管连接,同时连接MOS开关管。控制脉冲信号经过三极管连接光耦合器,通过光耦合器控制大电流和高耐压的MOS开关管。
本发明一种发光二极管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接收器和A/D转换器之间设有前置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前置电路和滤波电路包括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Q1、电阻和电容;所述运算放大器Q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和电容C1的并联电路,其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和电容C2的并联电路,同时接地;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Q2、电阻、电容和稳压二极管;所述运算放大器Q2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3,同时连接运算放大器Q1输出端,其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接地,其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可调电阻R5,其输出端串联电阻R6,分别并联C3和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波,未经王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