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694.9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隆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8 | 分类号: | E05B8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把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性及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在门把手(10)的收纳空间(13)内,配置有包括电路基板(30)和开关单元(40)的控制单元(20)。开关单元(40)具有固定在电路基板(30)上的开关零件(41)、覆盖开关零件(41)的硬质的开关盒(42)、操作开关零件(41)的软质的按钮(43)、固定在开关盒(42)上的硬质的盖部件(44)。按钮(43)具有帽子状的按压部(43a)、从按压部(43a)的下端部延出的凸缘部(43b)、插入天井部(42b)的插入口的操作用突起(43c)。开关盒(42)和按钮(43)通过盖部件(44)而一体化,凸缘部(43b)利用盖部件(44)贯穿整个外周与天井部(42b)相密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在车辆用门的外板上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车辆用门的把手装置,由具有用于收纳并固定搭载有触觉开关等电子零件的基板的收纳凹部的把手主体和以覆盖该收纳凹部的方式与把手主体相结合的盖部件构成的操作把手设于车辆用门上,根据面向盖部件的外表面的操作扭的压入操作而切换开关状态的触觉开关,以与所述基板的印刷电路布线电连接的方式,被收纳并固定在收纳凹部内,在收纳凹部内填充有封装剂。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覆盖触觉开关的弹性材料制的开关盖与操作扭连接,在该开关盖上,以从周围包围触觉开关的方式一体设有与基板面抵接的凸缘部。另外,开关盖的凸缘部被夹在与把手主体卡合的按压部件和所述基板之间,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通过该按压部件被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5261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能够实现装配时间的减少及装配操作的简单化,另外,由于通过按压部件将操作扭的压入行程限制在规定值以下,所以能够防止过大的按压负荷作用在触觉开关上的情况。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可以使开关盖的凸缘部与基板的一面密接,能够防止水或封装剂向触觉开关侧的浸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操作扭从开关盖及按压部件分离,因此有可能产生如下的问题。
首先,在填充封装剂时存在封装剂流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假设封装剂流入到了它们之间,就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
另外,在直到将盖部件安装在把手主体上的期间,存在异物进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的危险性,有可能无法保证操作扭的按压操作实现的触觉开关的正常的工作。
另外,在车辆使用时,水滴有可能浸入操作扭和按压部件之间,在寒冷地区,存在若该水滴结冰就无法对操作扭进行按压操作的危险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手装置中,由于并未采用引导操作扭的按压方向的构造,因此,例如从横斜方向按压的情况下,触觉开关的操作性有可能变差。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承担的课题,提供可靠性高的门把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件,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采用。另外,本发明的方式或技术性特征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内容,而是基于说明书整体及附图所记载的内容、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记载能够掌握的发明思想所认识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
其具备由第一把手部件和与所述第一把手部件结合的第二把手部件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的门把手、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