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测量设备的实地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33335.6 | 申请日: | 2016-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来向华;傅晓明;苟铮慷;胡涛骏;成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测量 浅地层剖面仪 测量数据 测试设备 控制中心 应用过程 测深仪 单波束 对设备 校对 勘测 船舶 海洋 运作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的安装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海洋测量设备的实地安装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对浅地层剖面仪、单波束测深仪、GPS仪的实地安装,牢固地固定于船舶上,然后再对设备在海洋的勘测现场进行校对,并且测试设备与控制中心进行连接,实现高效运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完成安装后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高安装精度,保证了高的安装精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非常方便,有更好的测量数据可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的安装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海洋测量设备的实地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海洋科研、应用等都需要对海洋世界进行更广泛的了解,所以,这种了解的过程,即是对海洋的探索过程,通过现代科技仪器、设备进行探测的过程。
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探测和研究在不断深入,其中测深仪器在人类海洋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与海洋相关的诸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了海洋探测和开发的基础。
海洋探测仪器种类丰富,各式各样,其中海洋观测仪器品种最多,按其操作方式又可分为投弃式、自返式、悬挂式、拖曳式等。投弃式仪器使用时将其传感器部分投入海中,观测的数据通过导线或无线电波传递到船上,传感器用后不再回收。自返式仪器观测时沉入海中,完成测量或采样任务后卸掉压载物,借自身浮力返回海面。悬挂式仪器利用船上的绞车吊杆从船舷旁送入海中,在船只锚碇或漂流的情况下进行观测。拖曳式仪器工作时从船尾放入海中,拖曳在船后进行走航观测。
由于海洋仪器具有仪器连接复杂,安装操作步骤较多,体形庞大,重量巨大的特点,再加上海上作业风浪较大,船舶颠簸,这些外在因素都增加了工作人员在安装仪器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因此,提供一套成熟、简单、安全可靠的仪器操作安装流程是继续解决的问题。
浅地层剖面仪、单波束测深仪、GPS仪等海洋科考常用的设备仪器。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的高效、高精度的水下地形、地貌扫测设备,与单波束测深仪相比实现了水深测量由“点-线”至“线-面”的跨越,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扫海作业。由于多波束测深仪对基阵安装精度要求高、海上海况差、测量费用昂贵且测量船型号各异,对广泛应用于的多波束测深仪基阵的舷侧吊放安装装置的安装精度、安装效率、便利性以及通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简易的基阵吊放安装装置不能适用于正规多波束扫测工作对高精度、高安装效率和高适装性的要求,且绝大多数仅适用于某一型号测量船,特别由于海上测量环境恶劣,若吊放安装装置设计不合理将浪费大量人力,且特别容易导致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低下。
另外,长期以来,水深测量一直是人工打深,测深工具主要是测深杆和测深锤。测深杆一般由木、竹、玻璃钢等材质加工,在杆上分划刻度。根据不同需要测深杆可有多种长度规格,当水深超过一定的深度,无法使用测深杆测量时即采用测深锤测深。测点定位方法主要是采用六分仪交会法。
传统测深方法的测量精度受客观因素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风浪和流速较大的条件下,容易造成读数不准和测深杆、测深锤测绳的不垂直读数问题;当水深和流速较大时,受水流影响,测深杆和测深锤测绳容易弯曲,会造成测得的水深偏大。此外,传统测深方法还可能包括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他误差。
为了实现水深测量的数字化,可采用市场上的单频数字测深仪或双频数字测深仪,数字测深仪通过水上导航软件与GPS连接,可实时、准确、自动记录任一测点的水深及相应坐标,避免了传统测深方法在人工操作、读数、记载、计算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了水道测量的精度、工作效率和数字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3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