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32956.2 申请日: 2016-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65811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54 分类号: A61K36/54;A61P15/02;A61P31/04;A61P31/10;A61P33/02;A61K31/704;A61K36/185;A61K31/56;A61K31/045;A61K31/70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阴道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阴道炎是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疗程较长,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75%的育龄妇女都曾患过阴道炎,并可反复发作。目前,对阴道炎多采用西药治疗,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易复发,不能达到满意疗效。阴道炎属于中医“阴痒”范畴,最早见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清朝吴谦等人所著《医宗金鉴》指出:“妇人阴痒,多因湿热生虫,甚则肢体倦怠,小便淋漓”。阴道炎临床常见的有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并大量繁殖引起,又称念珠性阴道炎,多系湿毒壅阻胞宫所致;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患者多以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有异味就诊,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多由脾虚生湿或肝经湿热下注,湿蕴生虫,或外感不洁,邪毒内侵,虫浊阴中所致,故阴道炎在中医属湿热型带下病,拟用清热利湿方医治。

木半夏果实: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的果实。6-7月采收果实,晒干。【性味】淡;涩;温。【功能主治】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化学成份】 成熟果实含色素:西红柿烃(lycopene),并含较多的糖。种子含脂肪油。花含挥发油。【原植物形态】 木半夏 落叶灌木,高达3m。通常无刺,稀老枝上具刺;幼枝常具深褐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褐色,有光泽。单叶互生,叶柄锈色,长4-6mm;叶膜质或纸质,椭圆形或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1.2-4cm,全缘,先端钝尖或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幼时具星状毛和银色鳞片,后渐脱落,下面灰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花白色,常单生于新枝基部的叶腋;花被筒管状,长5-6.5mm,上部4裂,裂片宽卵形,内侧疏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被筒喉部稍下面,花丝极短,花药细小;花柱直立,无毛,稍伸出花被筒喉部,长不超过雄蕊。果实椭圆形,长12-14mm,密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梗在花后伸长,长1.5-4cm。花期4-5月,果期6-7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三钻风: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三丫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L.cercidifolia Hemsl.]的树皮。四季均可采,晒干。【性味】辛;温。【归经】胃;肝经。【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活血散瘀。主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毒。【化学成份】 树干含谷甾醇、豆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枝叶含芳香油0.4-0.6%,主要为乌药醇(Linde-rol)。叶有含碳数从16-33的直链烷烃。种子油中含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寇酸(十四(烷)酸,Myristic acid)、天台乌药酸(Linderic acid,Dodecen-4-oic acid)、癸烯-2-酸(Decenoic acid)、癸烯-4-酸(Decen-4-oic acid,Obtusilic acid)、十四碳烯-4-酸(Tetradecen-4-oic acid,Tsudzu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亚油酸(Linoleic acid)等。【性状】树皮呈细卷筒状,长16-25cm,宽2cm,厚1.5-2mm。外表面灰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细纵纹和斑块状纹理,有突起的类圆形小皮孔,栓皮脱落或刮去后较平滑,棕黄色至红棕色;内表面红棕色,平坦,可见细纵纹,划之略显油痕。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红棕色而略带油质。气微香,味淡,微辛。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地榆皂苷II(Ziyuglycoside II):CAS号35286-59-0,分子式C35H56O8,分子量604.81。【生物活性】凉血,止血。【成分来源】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积雪草酸(Asiatic acid):CAS号464-92-6,分子式C30H48O5,分子量488.70。【生物活性】有助于产生新的结缔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外用);促进表皮角质化;刺激肉芽发生。【成分来源】 冰片Dryobalanops aromatics,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2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