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登车装置及包括该登车装置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2335.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盛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A61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4 | 代理人: | 吴鑫 |
地址: | 231202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包括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的乘客出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登车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登车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残疾人在上大型车辆,例如公交车时,存在许多不便。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方便残疾人出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现有的无障碍登车装置,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拼接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这种装置结实可靠,但耗时较长,也需要人工完成,自动性较差。第二类是从车内伸出无障碍伸缩电动踏板,在车与地面间形成斜面,残疾人可直接驾驶轮椅进入车内,这类登车装置在车辆与地面高度差较大的情况下,踏板坡度过大,或者踏板无法与地面完全接合,也不利于轮椅的移动,安全性较差。
因此,在减少人力的前提下,如何同时提高登车装置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更加安全稳定的登车装置。
具体地,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登车装置,包括平台、两组举升机构以及两组收纳机构;上述举升机构和上述收纳机构均分别设置于上述平台两侧;上述举升机构包括支座、主臂、拉臂、推杆、举升臂和电机;上述支座包括分别设置于支座上端、中端和底端的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上述主臂的一端与上述第二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上述举升臂上端的第五铰接点铰接;上述拉臂平行设置与上述主臂的上方,上述拉臂的一端与上述第一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上述举升臂上第五铰接点上方的第四铰接点铰接;上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三铰接点限位铰接,另一端与上述主臂中端铰接;上述电机用于驱动上述推杆的伸缩;两个上述举升臂的底端分别与上述平台的两侧限位铰接;上述收纳机构包括折起杆、联动杆和折起副杆;上述折起杆的一端与上述举升臂的中端铰接;上述联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折起杆上,另一端与上述折起副杆的上端铰接;上述折起副杆的下端与上述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上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上述电机的转速和开关。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上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定上述平台前段和后端与相应位置正下方的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垂直距离控制上述电机的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还包括重力传感器,上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测定上述平台上的承重重量;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承重重量调节上述电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中,上述平台上还设有防滑带。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中,上述平台两侧还设有护栏。
进一步地,上述的登车装置中,上述平台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上述支座、主臂、拉臂和举升臂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登车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辆为大型客车,上述登车装置的两个支座分别安装于上述大型客车的栅门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辆为小型客车,上述登车装置的两个支座分别安装于上述小型客车的后门两侧。
在使用时,通过将支座固定在车辆上,从而将整个登车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原始状态为收拢状态,主臂、拉臂、推杆、举升臂以及平台均呈竖立或接近竖立的状态。
当有人需要使用登车装置时,电机驱动推杆缩短,拉动主臂绕第二铰接点向前方转动,平台从竖立的收拢状态绕与举升臂的铰接点转动,并被限位在与举升臂垂直的状态,也就是水平的状态。随着推杆的继续缩短,拉臂和主臂继续向前方转动,并带动举升臂以及平台向前下方做曲线运动,从而将平台伸出及降落至车辆外部的地面上,与地面相接,从而可以将轮椅直接推上平台。
将轮椅推上平台后,推杆伸长,带动主臂绕第二铰接点向内转动,并在拉臂和主臂的共同作用下,带动举升臂和平台不断向内和升高运动,升高过程中平台始终保持水平,轮椅和平台没有相对位移,因此更加安全稳定。当平台升高至与车内地板平稳相接的时候,推杆停止伸缩,待残疾人的轮椅完全从平台推入车内后,推杆继续伸长,主臂转动,随着主臂逐渐向上收起,折起杆上远离举升臂的一端与主臂相抵,绕与举升臂中端铰接的铰接点转动,并带动联动杆的另一端向上方移动,从而带动折起副杆向内向上移动,进而平台受力绕与举升臂的铰接点向上收起,完成整个登车装置的收纳。
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登车装置可以安全平稳地实现登车,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不会侵占车辆过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登车装置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登车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江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2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