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发酵生产细菌素的发酵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0508.9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叶贵子;黄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1 | 分类号: | C12M1/21;C12M1/02;C12P19/04;C12R1/01;C12R1/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发酵装置 回收装置 生产细菌 发酵罐 真空发生装置 液分离装置 反馈抑制作用 发酵罐顶部 发酵罐上部 发酵产物 高效表达 目标产物 泡沫出口 泡沫收集 气体入口 细菌生产 培养基 收集罐 消泡剂 有效地 真空口 鼓泡 催化剂 装入 代谢 连通 通气 接种 分解 | ||
1.高效发酵生产细菌素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泡液分离装置和泡沫回收装置;
所述的泡液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内,所述的泡沫回收装置的入口(301)通过管线与所述的发酵罐顶部的泡沫出口(102)相连接,所述的泡沫回收装置的真空口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气体入口设置在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的泡液分离装置包括:搅拌轴(201)、叶斜平板下桨(202)和叶斜平板上桨(203);
所述的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的发酵罐顶部,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的叶斜平板上桨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的上部,所述的叶斜平板下桨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的下部;
所述的叶斜平板上桨叶片宽0.5-15cm,桨叶上缘与所述的搅拌轴之间的斜度倾角α为10°~65°;叶斜平板上桨的数量为2~6片;所述的叶斜平板下桨的叶片宽为0.5~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回收装置包括:收集罐和与其通过管线相连接的泡沫吸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吸入机构为倒置的喇叭口,所述的喇叭口设置在发酵罐内,位于泡液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喇叭口的顶部通过管线与发酵罐外部的收集罐的入口相连接,收集罐的真空口通过管线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酵液循环装置,所述的发酵液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和与其相连接的射流装置,所述的循环泵通过管线与发酵罐底部的发酵液循环出口(105)相连接,所述的射流装置包括:外管(601)和射流管(602),所述的外管(601)设有循环气体入口(603),所述的射流管(602)插在所述的外管(601)中,所述的射流管(602)的端部与外管(601)的流体出口之间设有间距L,所述的间距L的长度为5~20mm;
所述的流体出口通过管线与发酵罐上部的循环液入口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液入口设置在叶斜平板上桨叶与泡沫吸入机构之间。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发酵生产细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入发酵罐,装填高度为泡液分离装置的下方;所述培养基,含有重量浓度为0.1%~0.5%的鼓泡催化剂;
(2)在收集罐中倒入重量浓度为1~10%的消泡剂;
(3)将发酵生产细菌素的菌接种到发酵罐中,接种量为发酵罐中培养基装量的4%~8%,通气,加入碱性物质,调节pH至6~7,进行发酵;
(4)启动真空发生装置,将发酵罐上部的泡沫收集到收集罐中,泡沫在消泡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液体;
(5)然后从收集罐中的液体中,收集所述的发酵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泡催化剂为聚氧乙烯(25EO)羊毛醇醚(Solulan 25)、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Myrj52);以水为载体,每1L培养基中,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
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200rpm~450rpm;
以发酵液为基准,每小时通气量为:30~180m3/发酵液体积m3;
发酵培养时间为15~48h;发酵温度为30~35℃;所述通气的气体种类是空气、氮气或二氧化碳,或者是体积比为: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为1:1:8的混合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循环泵,将发酵罐中的发酵液通过循环泵送入射流管,气体通入外管,在所述的外管的端部,喷射而出的发酵液,与气体混合后,再次进入发酵罐,进行发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小时,发酵液的循环量为发酵液总重量的25~35%;每小时通入的气体的量为:30~180m3/循环的发酵液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5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双组分原子灰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载药细胞爬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