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0248.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5/06 | 分类号: | B21D5/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冯建斌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齿轮 齿条 进行 扭转 加工 弯曲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实际板金生产中,对料片的扭转成形向来被视为一项难题,在片类零件的扭转加工中,往往需要多道工序而且难以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往往会造成诸多废品,主要原因是加工时,料片的扭转量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所致,一些加工精度较高的设备往往体积较大,结构过于复杂,不仅成本高,而且后期维修麻烦,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精度高的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座板,位于上座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穿设有一扭轴,扭轴上套装有带动扭轴转动的齿轮;上座板下侧连接有至少两根与第一支撑座滑动配合的导柱,其中一根导柱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牙使得该导柱上下移动时带动齿轮转动;位于第一支撑座旁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扭轴同轴的轴体,轴体与扭轴相向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以定位料片端部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体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旋转配合并可相对滑动,轴体远离扭轴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一弧形槽,第二支撑座上具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止动销以实现扭轴对料片扭转加工时扭轴转动、止动销限制转盘转动,扭轴反转复位时扭轴与转盘同步同向转动。
一种料片扭转加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包括以下步骤:(1)拉动轴体朝远离扭轴方向移动;(2)将待加工的料片一端卡入扭轴的卡槽中,推动轴体朝靠近扭轴方向移动使料片另一端卡入轴体的卡槽中;(3)控制上座板带动导柱向下运动,带齿牙的导柱通过齿轮带动扭轴转动对料片进行扭转加工,此时止动销卡于弧形槽一端以限制转盘与扭轴同向转动;(4)控制上座板带动导柱向上运动,带齿牙的导柱通过齿轮带动扭轴反向转动,并通过料片带动轴体同步同向转动;(5)再次拉动轴体朝远离扭轴方向移动,取出加工好的料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料扭转角度的精准控制,适用于不同扭转角度和不同长度的料片加工,加工精度高,降低废品率,同时提高加工效率,经济效益明显。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初始状态构造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导柱向下运动后构造剖面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导柱上行复位后构造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料片、2-上座板、3-第一支撑座、4-扭轴、5-齿轮、6-导柱、7-齿牙、8-第二支撑座、9-轴体、10-卡槽、11-转盘、12-弧形槽、13-止动销、14-下座板、15-滑槽、16-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应用齿轮齿条进行料片扭转加工的弯曲模,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座板2,上座板2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升降,位于上座板1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座3,第一支撑座3上穿设有一扭轴4,扭轴4上套装有带动扭轴转动的齿轮5,齿轮5与扭轴4之间通过平键传动连接;上座板2下侧连接有至少两根与第一支撑座滑动配合的导柱6,其中一根导柱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牙7使得该导柱上下移动时带动齿轮5转动;位于第一支撑座3旁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8,所述第二支撑座8上设置有与扭轴4同轴的轴体9,轴体9与扭轴4相向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以定位料片端部的卡槽10,通过控制导柱下行的距离能够实现对料扭转角度的控制,适用于不同扭转角度的料片加工,加工精度高,降低废品率,同时提高加工效率,经济效益明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体9与第二支撑座8之间旋转配合并可相对滑动,轴体9远离扭轴一端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一弧形槽12,第二支撑座上具有与弧形槽12相配合的止动销13以实现扭轴对料片扭转加工时扭轴转动、止动销限制转盘转动,扭轴反转复位时扭轴与转盘同步同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安装在下座板14上,所述第二支撑座与下座板上的滑槽15滑动配合并通过螺栓螺母锁紧固定;第一支撑座上具有与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套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