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977.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潇;王杰;朱国瑞;周明凯;陈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24 | 分类号: | C04B7/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聚糖 聚合物胶凝材料 碱性激发剂 固体材料 混合溶液 弯曲韧性 硅铝质 聚糖 种壳 混凝土构件 常温养护 地聚合物 胶凝材料 搅拌混匀 力学性能 增韧改性 碱当量 增韧剂 掺量 模数 脱模 压折 模具 溶解 养护 激发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将壳聚糖加入到碱性激发剂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逐步加入到硅铝质固体材料中搅拌混匀;注入模具中进行反应,脱模后进行养护,得到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本发明以硅铝质固体材料为主要原料,用碱性激发剂进行激发,以壳聚糖为主要增韧剂,确定了各原料种类、掺量与掺用方式,以及使用壳聚糖增韧改性时碱性激发剂的模数及碱当量,并在常温养护环境中使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材料的压折比及提高材料弯曲韧性,使得地聚合物作为一类胶凝材料,能在对弯曲韧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构件中得以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一类建筑材料,而其常用的胶凝材料为水泥。传统水泥工业是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负荷的产业。据统计,每吨水泥需要消耗1吨石灰石,200千克粘土,235千克标准煤,排放650千克二氧化碳,且生产水泥每年向大气排放的烟尘粉尘和烟尘量近1000万吨。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绿色胶凝材料作为硅酸盐水泥的替代品。
地聚合物作为一种新近研发的胶凝材料,它的原料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可利用矿渣废物、建筑生产垃圾等为原料生产,且生产能耗低,相较于水泥,其环保效应尤为明显,可以被大量生产并运用于工程实际。与此同时,地聚合物还具有普通水泥所不具有的优良性质,如早期强度形成快,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火、耐高温及耐化学腐蚀性能好等。但是,与地聚合物优异的抗压强度相比,其抗折性能与韧性较差,脆性大,严重制约了它在对弯曲韧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当前对于地聚合物的增韧主要为纤维增韧,然而纤维增韧的产品耐碱腐蚀不是很高,工序复杂,对设计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困难。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其中含有大量高分子链,能够增加地聚合物的韧性。且采用壳聚糖对地质聚合物进行增韧的工艺流程简便,能够在不会对原有优良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基础上进行增韧。同时,壳聚糖的制备母体几丁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用壳聚糖对地聚合物增韧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压折比并提高弯曲韧性,让地聚合物作为一类胶凝材料,能在对弯曲韧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构件中得以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采用以下方式制备而来:
将壳聚糖加入到碱性激发剂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逐步加入到硅铝质固体材料中搅拌混匀;注入模具中进行反应,脱模后进行养护,得到壳聚糖改性地聚合物胶凝材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硅铝质固体材料包含粉煤灰、偏高岭土、高炉矿渣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碱性激发剂为氢氧化钠与硅酸钠混合溶液、氢氧化钠与硅酸钾混合溶液、氢氧化钾与硅酸钠混合溶液、氢氧化钾与硅酸钾混合溶液的任意一种或者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壳聚糖为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壳聚糖、盐酸丁卡因壳聚糖、N-三甲基壳聚糖、N-马来酰化壳聚糖中任意一种或者任意混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壳聚糖的掺量为硅铝质固体材料质量的0.05wt%~0.5wt%。
优选地,壳聚糖的掺量为高炉矿渣质量的0.08wt%~0.3wt%。
按上述方案,壳聚糖加入到碱性激发剂中在30-60℃下搅拌0.25-1h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按上述方案,碱性激发剂的模数M(SiO2)/n(Na2O)在0.5-2之间,碱性激发剂质量占硅铝质固体材料质量的百分比的5wt%-2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