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丝素蛋白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830.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张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芸生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22;A61L27/5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丝素 蛋白 纤维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软组织、硬组织修复及药物缓释等再生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和事故导致的器官或组织损伤和功能缺失的病人每年都有数百万之多,仅美国每年需要800多万次手术对这类病人进行救治,其经济花费在4000亿美元以上。随着现代医学和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来修复功能损失已经被广泛接受,然而却面临着巨大的供体缺口。通过再生医学手段体在体内或体外形成组织或器官为受损功能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其中,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及构建成为该治疗方法的关键之一。
蚕丝蛋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可控的生物降解性、易加工性,特别是其与胶原同等的生物相容性而成为理想的再生医学支架的原材料。我国是蚕丝的主要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近年来,蚕丝的研究与应用从传统的纺织领域延伸到高新技术领域,如光电子与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制备丝素蛋白多孔支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冷冻干燥、盐析法、气体发泡法、三维打印等,然而这些方法都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不足。例如,冷冻干燥法易形成片层结构,不利于细胞与组织生长,尽管现有技术报道了一种反复进行膜溶解控制丝素蛋白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进而形成多孔支架,但效率低,重复性差,并且孔壁结构的存在直接限制细胞的迁移与相互作用,组织生长也因此受限。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支架被认为是组织工程理想的支架结构;然而静电纺丝技术加工复杂、产量低、且静电纺纤维膜结构致密,也不利于细胞与组织生长。
为此,克服现有加工技术与丝蛋白支架结构的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制备方法,并构建出有利于细胞与组织生长的丝素蛋白支架对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及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丝素蛋白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天然丝素蛋白纤维支架,具有多孔支架的大孔径高空隙率优点,同时具有纤维状的内部结构特征,极大促进细胞生长,如细胞增殖与迁移、和组织生长,对组织工程技术临床应用非常有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丝素蛋白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获得丝素蛋白纤维;
(2)将丝素蛋白纤维分散于甲酸中,得到丝素纤维分散液;
(3)将氯化钠加入所述丝素纤维分散液中,搅拌均匀,得到丝素纤维-氯化钠-甲酸混合溶液;
(4)将丝素纤维-氯化钠-甲酸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挥发去除甲酸得到丝素纤维-氯化钠固体;
(5)将丝素纤维-氯化钠-甲酸混合液体或丝素纤维-氯化钠固体置于流动的水和/或有机溶剂中去除氯化钠,得到湿态丝素纤维支架;
(6)将湿态丝素纤维支架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冻体,然后对冷冻体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天然丝素蛋白纤维支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蚕丝为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或者天蚕丝,优选桑蚕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甲酸的质量浓度为50-99%,优选80-98%。本发明以甲酸分散丝素蛋白纤维,而不溶解,制备的天然丝素纤维支架内部结构以纤维为主,具有高孔隙率、高贯通率、优良的力学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素纤维分散液中,丝素纤维的质量浓度为0.1-50%,优选1-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氯化钠的粒径为1μm~2mm,优选100-600μm。由此得到的多孔结构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与生长,及组织长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素纤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10-500),优选1∶(20-200)。由此得到的支架具有更为均匀的多孔结构、适宜的孔隙率,更适合细胞与组织生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冻处理的温度为-10~-196℃,冷冻干燥的温度为-10~-80℃,冷冻处理的时间少于冷冻干燥的时间;这样处理的优点是兼顾能源节约与多孔结构的稳定获取。
本发明还公开了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天然丝素纤维支架,其内部主要由丝素纤维构成,纤维直径为50nm-50μm,支架孔隙率大于50%,孔径范围为50μm~1mm,压缩模量为5kPa-1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芸生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芸生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