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048.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明;李京昌;王毅;云金表;张仲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N33/24;E21B49/00 |
代理公司: | 11372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线 折带 构造模拟 上盘 下盘 构造解释 平衡恢复 平移运动 运动过程 正演模拟 断裂的 推导 二维 合理性 地质 分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二维地质剖面上构造出一个膝折构造,其由两条平行线分割为三个部分,其中两条平行线之间为膝折带,膝折带两侧的两个部分分别为膝折带的上盘和下盘;(2)所述上盘和下盘则分别沿平行线做平移运动;(3)所述膝折构造的运动过程由本发明推导出的方程式表示。本发明主要用来膝折构造的正演模拟,用来探讨膝折构造的形成机制,还可以用来探讨相关断裂的形成机制;此外,本发明也可以用来对膝折构造进行平衡恢复,用来探讨膝折构造解释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膝折带又称扭折带,是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并且膝折带的规模可大可小。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中国多个盆地的发育膝折构造,在挤压盆地和伸展盆地中均有发现。国外在墨西哥湾盆地的研究发现膝折构造也是油气运聚重要场所,在膝折构造中发现有大量的油气,在文献中,大多以手绘图示的方式再现膝折构造形成的过程,但是均处在定性描述的范畴,鲜见定量化模拟。
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有针对性设计算法,定量化模拟膝折构造形成的动态过程,再现膝折构造形成的演化过程,用于探讨膝折构造形成的机制以及在膝折形成过程的效应,对于油气勘探有巨大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能够定量化模拟膝折构造形成的动态过程,再现膝折构造形成的演化过程,用于探讨膝折构造形成的机制以及在膝折形成过程的效应。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二维地质剖面上构造出一个膝折构造,其由两条平行线分割为三个部分,其中两条平行线之间为膝折带,膝折带两侧的两个部分分别为膝折带的上盘和下盘;
(2)所述上盘和下盘则分别沿平行线做平移运动;
(3)所述膝折构造的运动过程由下述方程式表示:
所述上盘中任意一点从初始时刻0运动到时刻t的坐标为:
所述下盘中任意一点从初始时刻0运动到时刻t的坐标为:
所述膝折带中任意一点从初始时刻0运动到时刻t的坐标为:
其中:k为平行线的斜率,b1为平行线中的其中之一直线的斜率,b2为平行线中另一直线的的斜率,v1为上盘运动的速度,v2为下盘运动的速度,α为平行线与水平正向的夹角,x0、y0为膝折带中所述任意一点的初始坐标。
所述的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其中,所述两条平行线的方程式分别为:
y=kx+b1和y=kx+b2。
所述的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其中,所述平行线的斜率和平行线与水平正向的夹角之间的关系为:k=tgα。
所述的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其中,当上盘高于下盘时,所述膝折构造为伸展型,代表在伸展构造应力条件下形成的膝折构造。
所述的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其中,当下盘高于上盘时,所述膝折构造为挤压型,代表在挤压构造应力条件下形成的膝折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位试管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凝块检测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