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芯生产单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021.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徐杰;石松;杜文强;高进;刘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3K1/02 | 分类号: | C13K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芯 单糖 半纤维素 环境友好 酸催化剂 氧化处理 蒸汽爆破 纤维素 裂解 收率 羧基 氧气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芯生产单糖的方法,该方法以玉米芯为原料,预先利用氧气对玉米芯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较多的羧基,然后通过蒸汽爆破技术将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裂解得到单糖。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酸催化剂,单糖的收率高,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芯生产单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芯是自然界中极为丰富的廉价可再生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三种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同时也含有少量的果胶、树胶等成分,结构非常复杂。纤维素主要由1000-10000个β-D-吡喃型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交联而成的直链多糖,。半纤维素则一般作为分子黏合剂结合在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是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或甘露糖等结构单元组成的80-200聚合度的支链多糖,是植物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多聚糖。
蒸汽爆破(简称“汽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质原料处理方法。原料用蒸汽加热至较高的温度,维持压力一段时间,在突然释压喷放时,产生二次蒸汽,体积猛增,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将固体物料结构破坏。目前该方法发展迅速,常被用于纤维素的裂解。例如专利CN 101386876A中,公布了一种利用汽爆技术处理纤维素制备单糖的方法,但是该报道面临着单糖收率不高,固体残渣较多的缺点。尽管目前汽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大部分的报道中,该技术依旧需要加入酸作为催化剂,导致设备腐蚀严重,且单糖的收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爆技术生产单糖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先氧化汽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氧气对玉米芯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较多的羧基,羧基的酸性和吸电子的能力都有利于纤维素的裂解,然后通过蒸汽爆破技术将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裂解得到单糖。
按照本发明,将玉米芯粉碎为20-40目大小的颗粒,加入1-10倍质量的乙酸,加入玉米芯质量0.01-0.5的钴盐催化剂,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氧化产物。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钴盐催化剂可以为异辛酸钴,氯化钴,乙酸钴,硝酸钴,新癸酸钴中的一种。
按照本发明,所述反应温度为90-220℃,优选为130-140℃,氧气压力为0.1-2.0MPa,优选为0.9-1.1MPa反应时间为0.5-6h,优选为1-1.5h。
按照本发明,将所得的氧化产物置于汽爆分离机中,封闭所述分离机并通入蒸汽,对玉米芯进行汽爆分离。
按照本发明,所述汽爆分离的条件为:温度20-200℃、压力0.1-2.0MPa、时间3-60min;所述汽爆分离完毕后,对喷放出的物料进行压滤,压滤后所得清液即为单糖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方法处理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加入酸催化剂进行裂解,汽爆过程中对于设备的腐蚀少,后处理简单。所得的单糖收率高,残渣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详述,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将500g玉米芯粉碎为20目大小的颗粒,加入2000g乙酸为溶剂,加入2g乙酸钴为催化剂,在搅拌的条件下通入1.0MPa氧气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0.5h。结束后过滤得到氧化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