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944.9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兴;谢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赛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电解液 新型锂离子 阻燃添加剂 电池 甲基磷酸二甲酯 二乙基磷酸 磷酸三丁酯 磷酸三甲酯 磷酸三乙酯 碳酸乙烯酯 有机电解液 氟代甲基 六甲基磷 热稳定性 三氟乙基 不可燃 电解液 质量份 磷酸 丙酯 自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甲基磷酸二甲酯2‑4份,磷酸三甲酯1‑3份、磷酸三乙酯1‑4份、磷酸三丙酯 1‑2份,磷酸三丁酯1‑4份,六甲基磷腈2‑5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2‑4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1‑2份。本发明具有使易燃有机电解液变成不易燃或不可燃,降低电池放热值和电池自热率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电解液自身的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无记忆效应、环保以及寿命长等优点,作为可靠的能源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及小型电源驱动设备的电源。但近些年,各国都发生了多起电池安全事故,这主要是由于电池在滥用(热冲击、过充、短路等)状态下引起热失控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电动车等大容量电源应用方面,安全 问题尤其重要。
阻燃添加 剂的加入可以使易燃有机电解液变成难燃或不可燃,降低电池放热值和电池自热率,同时也提高电解液自身的热稳定性, 因而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具有使易燃有机电解液变成不易燃或不可燃,降低电池放热值和电池自热率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电解液自身的热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甲基磷酸二甲酯2-4份,磷酸三甲酯1-3份、磷酸三乙酯1-4份、磷酸三丙酯 1-2份,磷酸三丁酯1-4份,六甲基磷腈2-5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2-4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1-2份。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甲基磷酸二甲酯2份,磷酸三甲酯1份、磷酸三乙酯1份、磷酸三丙酯 1份,磷酸三丁酯1份,六甲基磷腈2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2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1份。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甲基磷酸二甲酯4份,磷酸三甲酯3份、磷酸三乙酯4份、磷酸三丙酯 2份,磷酸三丁酯 4份,六甲基磷腈 5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4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2份。
本发明优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甲基磷酸二甲酯 3份,磷酸三甲酯 2份、磷酸三乙酯 1份、磷酸三丙酯1份,磷酸三丁酯 2份,六甲基磷腈 3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3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1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具有使易燃有机电解液变成不易燃或不可燃,降低电池放热值和电池自热率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电解液自身的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1,
实施例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甲基磷酸二甲酯2份,磷酸三甲酯1份、磷酸三乙酯1份、磷酸三丙酯 1份,磷酸三丁酯1份,六甲基磷腈2份,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2份,(2,2,2- 三氟乙基)二乙基磷酸酯 1份。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赛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赛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