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6417.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乔;刘亚男;徐小雪;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6F17/13;G06F1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2004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阻 电子器件 冷却曲线 时间常数 网络模型 贝叶斯 导数 构建 热容 测量 反卷积处理 最大程度地 差分算法 网络单元 迭代法 转换 迭代 阶跃 噪声 采集 保证 | ||
1.一种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待测电子器件在阶跃功率下的冷却曲线f(k);其中,k表示对数时间;
利用贝叶斯迭代差分算法计算冷却曲线f(k)的导数
采用贝叶斯迭代法对冷却曲线f(k)的导数进行反卷积处理,得到时间常数谱;
依据所述时间常数谱获取每一个Foster型网络单元的热阻和热容,并依据获取的热阻和热容构建Foster型网络模型;
将构建的所述Foster型网络模型转换为Cauer型网络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贝叶斯迭代差分算法计算所述冷却曲线的导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初始化迭代次数n为1,并按照预设的离散系数m的2倍初始化第一向量R和循环矩阵U;
步骤S22,在预设时间内按照离散系数m离散冷却曲线f(k)获取第一冷却序列,并将第一冷却序列进行序列拓展获得第二冷却序列F;其中,所述预设时间为对数时间;
步骤S23,对第一向量R进行迭代计算:其中,Rn表示第一向量R经过n次迭代后的结果;表示所述向量R经过n次迭代后的结果的前j个数据组成的向量;Fi表示第二冷却序列F的前j个数据组成的向量;Ui,j表示由循环矩阵U的第i列的前j行所组成的矩阵;表示由循环矩阵U的第i列的前j行所组成的矩阵的转置矩阵;
步骤S24,判断||Rn+1|-|Rn||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Rn+1为计算获得的冷却曲线f(k)的导数
若否,则判断n+1是否大于预设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Rn+1为计算获得的冷却曲线f(k)的导数若否,则n=n+1,并跳转至步骤S23,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第一向量R被初始化为[1,1,…,1],且所述第一向量R为2m阶;循环矩阵U被初始化为一个由阶跃函数构造的2m×2m的循环方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按照离散系数m等分离散冷却曲线f(k),获得第一冷却序列;
拓展第一冷却序列为第二冷却序列F:将第一冷却序列反折后加在原第一冷却序列之后,构成第二冷却序列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器件的热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贝叶斯迭代法对冷却曲线f(k)的导数进行反卷积处理,得到时间常数谱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初始化加权矩阵W和迭代次数n;其中,加权矩阵为加权函数w(k)所转化的矩阵,且加权函数为:wt(k)=exp(k-exp(k));迭代次数n=1;
步骤S32,对第二向量S进行迭代计算:其中,第二向量S表示冷却曲线f(k)的导数Sn表示第二向量S经过n次迭代后的结果;表示第二向量S经过n次迭代后的结果的前j个数据组成的向量;Fi表示第二冷却序列F的前j个数据组成的向量;Wi,j表示由加权矩阵W的第i列的前j行所组成的矩阵;表示由加权矩阵W的第i列前j行所组成的矩阵的转置矩阵;
步骤S33,判断||Sn+1|-|Sn||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是,则Sn+1为计算获得的时间常数谱;
若否,则判断n+1是否大于预设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Sn+1为计算获得的时间常数谱;若否,则n=n+1,并跳转至步骤S33,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4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