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尾升力动力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381.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俞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12 | 分类号: | B63H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茂名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尾 升力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尾升力动力舱,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能增加船尾的升力和动力。
背景技术
为了船舶节能提速,发明人提交了多个发明申请。本方案把向上敞开的船尾舱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喷出而获得升力和前进动力的船尾升力动力舱,特别是不增加能耗的助动帆,未见有先例,是世界首创。
发明内容
在船尾设计船尾升力动力舱,把向上敞开的船尾舱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喷出而获得升力和前进动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向上敞开的船尾舱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喷出而获得升力和前进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性能优异、节省能源,船速快,可以贴水飞行。助动帆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使船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船速加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船尾升力动力舱原理示意图。图中标注的部件是: A是向上敞开的尾舱,B是助动帆,C是洞口,D是尾延,E是舵板,F是螺旋桨,G是侧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船尾升力动力舱原理示意图。船尾升力动力舱由向上敞开的尾舱、助动帆、洞口、尾延、舵板、螺旋桨、侧帆组成。助动帆是竖起的板,与尾舱后壁一体,底部是洞口,洞口后是舵板,螺旋桨正对洞口,在外加动力的驱动下向后推气,大型船舶可采用多洞口、多舵板、多螺旋桨协同驱动。舱壁、舱底流线型,便于气体流动。尾延向下收。侧帆是竖起的板,左右各一块,与助动帆、左右舱壁紧密连接成一体,其作用是阻挡左右两侧气体补充,使助动帆前方气压更低。在外加动力的驱动下,螺旋桨把向上敞开的尾舱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推出而获得前进动力;尾舱内气压下降船尾获得升力抬高阻力减少船速加快;助动帆前方气压下降,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船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船速加快;船前进时尾延上方水压减少船尾获得升力抬高阻力减少船速加快。
助动帆是一竖起的板,底部是洞口,螺旋桨正对洞口向后推气,助动帆前方气压下降,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获得前进动力。
侧帆是竖起的板,左右各一块,与助动帆、左右舱壁紧密连接成一体,其作用是阻挡左右两侧气体补充,使助动帆前方气压更低。
螺旋桨加套筒,套筒与桨叶连成一体,使桨叶结构更坚固,能承受更高的转速,特别是1万转/分钟以上的超高转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