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电偏航系统的角度PI控制器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190.7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峰;马昭胜;徐殿国;杨华;张学广;苏勋文;高亚春;于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G05B11/4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偏航 系统 角度 pi 控制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风电偏航系统的角度PI控制器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中,偏航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叶轮需要迎向风吹来的方向以获得最佳风能,而改变叶轮及航仓方向,正是通过偏航系统实现的。
偏航系统控制的好坏,将影响着风能利用效率和偏航动作的可靠性。偏航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上,要求提高对风精度,动态上,要求能够及时跟踪风向的变化。前者的难题是如何克服风向仪检测不准的影响,这也是目前偏航系统研究比较集中的部分,往往通过搜索的方法提高精度。后者主要体现在风向快速变化的场合,要求提高系统动态性能,但单纯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往往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系统振荡,造成载荷变化,支架颤动。为了使得系统工作稳定,控制器的调整过程较慢,而且往往根据现场试验进行各种控制参数的设置。这种方式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实际应用,但在风向变化频繁的场合效率较低,偏航装置调整不及时,将浪费风力,增加损耗。
实际工程中,偏航控制系统调整过程主要通过PLC进行简单的PI控制实现,包括外环角度PI控制和内环转速PI控制,其中外环角度PI控制器对系统角度跟踪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本发明只研究外环角度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PI控制器参数整定时往往由现场调试人员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和调试人员的经验进行设置。为了提高稳定性,往往参数选取的较为保守,偏航系统的动态性能较差,不利于风向快速变化场合。此外,风电机组长时间工作,其传动轴参数具有时变性,工作一段时间后,原来的控制参数可能不合适,需要进行不断维护,增加了后期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偏航系统角度PI控制器的在线整定,通过在线辨识的方法,获得偏航转速控制系统的自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控制参数下,偏航角度与目标值的差异,以差异的平方和最小为优化条件,搜索最优PI控制器参数。本发明所需参数均为风电机组常规监测参数,无需安装新的传感器,仅需增加相应软件即可。
本发明原理分为两部分:偏航转速控制系统线性回归模型在线辨识,基于最小平方和优化函数的PI控制器整定方法。
(1)偏航转速控制系统线性回归模型的在线辨识
偏航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中θ*为机舱角度指令,一般通过风向仪检测加上一些补偿算法给出。θ为机舱实际检测角度。指令角度和实际角度之差通过角度PI控制器,得到偏航系统的转速指令ω*。ω*减去偏航机构实际反馈转速ω,二者之差送入转速PIS控制器,得到转矩指令T*,转矩指令通过驱动机构,作用到传动机构。由于驱动机构产生转矩的响应速度很快,此过程近似用一低通滤波器实现,即K3/(1+T0s)。最终得到的转矩T作用于负载传动系统,Jm为其转动惯量,D为其摩擦阻尼。
实际风电偏航控制系统中,角度控制器PI和转速控制器PIS是由风电设备集成商开发的,而产生转矩的装置,如伺服驱动器,则通常由第三方提供,其等效模型一般无法直接得到。同时,一般Jm和D也是未知的,且具有时变特性,运行一段时间后参数可能发生偏移。因此,框图中B部分结构是未知的,给PI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困难,如果能够辨识该模型,则可对PI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不增加传感器,这里不选择偏航系统转矩信息作为观测量,而采用偏航转速,即以ω*为输入量,ω为输出量,对包含转速控制系统的模型F进行辨识。在辨识出F后,可对偏航角度控制器PI进行整定。由于偏航角度θ的控制是外环,它决定了整个偏航系统的主要性能,因此仅对其整定是可行的。
偏航系统中F部分模型辨识方法为:
1)建立带控制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输出y与输入u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述为
y(k)=a1y(k-1)+a2y(k-2)+…+anay(k-na)+b1u(k-1)+b2u(k-2)+…+bnby(k-nb)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集美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洞洞鞋(绿白色、左右脚)
- 下一篇:趣味磁力实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