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月均用电量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040.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川子;盛文虎;楼洁妮;吴磊;孙晓毓;何功;赵宋君;朱涛;吕韵;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33206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晓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月均 用电量 采集 异常 紧急 程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月均用电量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有技术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无法快速准确判定各异常点的紧急程度,导致一些紧急的异常情况无法及时解决,缺少一种科学、合理、准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首先确定影响紧急度的影响因子,然后建立标准用电户,把影响因子转换为对标准用电户的紧急度,进而对影响因子建立计算模型,建立关于单一变量的关系式,有效简化了计算量以及复杂度,把复杂的解决方案,系统化,层级化,简单化,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较为完善的解决了紧急度计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月均用电量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国范围,电力的采集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基本都超出当地运维力量,各地方局也是对其管理范围内的采集系统正常工作设备总有效率进行考核,无法保证全部设备都能有效采集数据。目前系统运维工作管理处于粗放阶段,存在资源使用不合理,无法快速准确判定各异常点的紧急程度,导致一些紧急的异常情况无法及时解决,进而更严重的情况出现。异常紧急程度判断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主观估算来进行派单处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和随意性,缺少一种科学、合理、准确的技术方案。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合理、准确的用电采集异常紧急程度的计算方法,更为科学和准确的判定各异常点的紧急程度,为后续的精准派工提供基础,使得资源更为合理的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月均用电量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初步确定采集异常紧急度的影响因子
由电力运维系统专家讨论确定采集异常紧急度的影响因子,所述影响因子包括月均用电量;
第二步,收集电路运行系统的数据
所述数据包括现场采集数据和工单流转数据,涉及到多个区域的各种用户的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量,进而对大批量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波动分析;
第三步,建立标准用电户
标准用电户是在抽取大部分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基础上统计出各类用户的月平均用电量,然后依据用户最多类型的用电户平均电量作为标准用电户用电量,所有影响因子对紧急度的影响最终都折算为标准用电户;
第四步,分析影响因子并建立模型
紧急度影响因子判断模型就是通过系统已有运行数据,按照各因素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当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与最终结果存在明显聚合关系或函数连续时则表明应该将该因数计入紧急度计算,当结果为离散不连续时则表明不应该将该因数计入紧急度计算;
第五步,根据计算模型,确定异常处理的先后次序,对电路运行系统进行维护。
首先确定影响紧急度的影响因子,然后建立标准用电户,把影响因子转换为对标准用电户的紧急度,进而对影响因子建立计算模型,建立关于单一变量的关系式,有效简化了计算量以及复杂度,把复杂的解决方案,系统化,层级化,简单化,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较为完善的解决了紧急度计算问题。
进一步地,月均用电量对采集异常紧急程度的影响分析方法,观察当用户电量缺失时,是否会引起台区线损波动,如果引起波动,则需要将月均用电量作为影响紧急度的影响因子,如果没有波动,则不需要。
进一步地,直接用用户的月用电量作为输入,会导致该因素的影响波动过大,因此需要将用户月用电量按一定区间进行划分将台区根据容量分布进行分类,并统计某一年度台区公变用电量及相应容量公变下居民、非居民单相、非居民三相电量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