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2597.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姜赢;杨静;高巾;朱玲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联 数据 知识 图谱 概览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查询关联数据所包含的知识关系集合P;
S2:过滤掉集合P中rdf,rdfs和owl为命名空间的与领域知识无关的知识关系,得到集合P’;
S3:构建集合P’中每一个知识关系p识谱图概览G1;
S4:查询描述知识分类之间直接关系的知识图谱三元组,并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2中;
S5:将G1与G2合并到G,G就是最终的知识图谱概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过程如下:
S21:对于知识关系集合P中的每一个知识关系p,提取它的命名空间n;
S22:如果命名空间n是rdf,rdfs或owl,则将p纳入到待过滤的知识关系集合
S23:将中的每个元素从P中删除,得到集合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过程如下:
以主体和客体为切入点,构建知识关系p的知识图谱概览G1:
S311:查询以知识关系p为谓语的三元组的主体s和客体o,分别查询主体s和客体o的知识分类集合C1和C2;
S312:如果C1和C2都不为空,则对于每一个(c1,c2)组合,其中c1∈C1,c2∈C2,构建以c1为主体、p为谓语和c2为客体的知识图谱概览三元组,并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过程如下:
以谓语为切入点,构建知识关系p的知识图谱概览G1:
S321:查询以知识关系p为主语、以rdfs:domain为谓语的三元组客体c1;
S322:查询以知识关系p为主语、以rdfs:range为谓语的三元组客体c2;
S323:如果c1和c2都能查询到,则构建以c1为主体、p为谓语和c2为客体的知识图谱概览三元组,并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过程如下:
S41:查询以rdfs:subClassOf为谓语的三元组,如果此三元组的主体和客体都不是匿名节点,则将这个三元组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2中;
S42:查询以owl:equivalentClass为谓语的三元组,如果此三元组的主体和客体都不是匿名节点,则将这个三元组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2中;
S43:查询以owl:complementOf为谓语的三元组,如果此三元组的主体和客体都不是匿名节点,则将这个三元组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2中;
S44:查询以owl:disjointWith为谓语的三元组,如果此三元组的主体和客体都不是匿名节点,则将这个三元组纳入到知识图谱概览G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联数据知识图谱概览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过程如下:
S51:去掉知识图谱概览G1中重复的知识图谱概览三元组,形成知识图谱概览G1’;
S52:去掉知识图谱概览G2中重复的知识图谱概览三元组,形成知识图谱概览G2’;
S53:将G1’和G2’合并成知识图谱概览G’;
S54:去掉知识图谱概览G’中重复的知识图谱概览三元组,最终形成知识图谱概览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未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5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