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壶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2592.X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储胜林;张俊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壶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壶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形成在油壶外表面;固定架,与固定座配合,以固定油壶;其中,固定座为形成在油壶外表面的盒体,具有中空空间,并且底面形成第一开口,在中空空间中,形成有插接凸起;固定架顶部形成插接块,通过第一开口插接入中空空间,并且,在插接块上形成有与插接凸起相匹配的插接凹槽。本发明的油壶固定结构,固定座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盒体,通过插接块插入中空空间,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插接配合,保证了连接牢靠程度,而且盒体可以对插接块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由于固定座为盒体,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车辆前后运动方向冲击时,容易使固定连接发生松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油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转向油壶是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转油壶一般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机舱或者车架上。随着汽车向着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同时零部件便于快速安装,动转油壶已从原来的铁质需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发展成普遍采用塑料材质,同时仅需要靠自身结构与支架配合的固定方式发展。
现有的油壶固定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由油壶1’,支架2’,支座3’三部分组成。图1中,在支架2’底端安装有两个相同的垫圈21’,图2中油壶1’上具有支座3’,油壶1’通过底部的两个倒蘑菇头形状的安装柱固定在图1中的垫圈21’内,图2的支座3’固定在图1中的缺口22’内。
由于车辆运动过程中存在上下颠簸及因制动或加减速会带来上下及前后方向的的冲击,油壶1’底部立柱与垫圈21’配合的容易出现松散,而侧面支座3’与缺口22’配合的固定方式,因车辆前后方向的冲击,以及支座3’长期裸露在外存在老化,时间长以后会使油壶产生倾斜,甚至固定不可靠的风险,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壶固定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了固定的牢靠程度,保证了整体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油壶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形成在油壶外表面;固定架,与所述固定座配合,以固定所述油壶;其中,所述固定座为形成在所述油壶外表面的盒体,具有中空空间,并且底面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中空空间中,形成有插接凸起;所述固定架顶部形成插接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接入所述中空空间,并且,在所述插接块上形成有与所述插接凸起相匹配的插接凹槽。
如上所述的油壶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插接块对应于所述固定座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形成有凸块,在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中空空间时,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开口卡扣配合。
如上所述的油壶固定结构,其中,在所述固定架上还形成有支架,所述支架伸入所述中空空间内,并且所述支架距离其朝向的所述中空空间的内壁面的距离为1-2mm。
如上所述的油壶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插接凸起为十字形凸起。
如上所述的油壶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插接块为橡胶材料。
基于本发明的油壶固定结构,固定座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盒体,通过插接块插入中空空间,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插接配合,保证了连接牢靠程度,而且盒体可以对插接块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由于固定座为盒体,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车辆前后运动方向冲击时,容易使固定连接发生松散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侧壁上的第二开口和凸块还能进一步加强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定架上具有支架,还能起到支撑橡胶件及限位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壶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油壶固定结构中固定座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油壶固定结构中插接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油壶固定结构中固定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噪音全液压转向器
- 下一篇:一种多模式复合转向系统分类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