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2241.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鸥明;袁红晓;张欢;侯德华;席向东;张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64 | 分类号: | C04B4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色 抗水损 沥青路面 疏水 涂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包括组分A: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还包括组分B: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树脂。组分A中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为10~15:10~15:1~3:55~60。组分B中甲基硅酸钠与甲基硅树脂添加量按质量比为2~3:15~18。本发明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最大可使沥青路表与水接触角提高到165°,实现超疏水效果,能显著降低沥青路面内部吸水能力。提高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改变原有路面颜色、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疏水性能的有机硅沥青再生疏水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主要包括车辙、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而坑槽和松散往往与水关系密切,在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会加速路面破坏。沥青路面由于离析或施工工艺不当,局部存在压实度不足,造成空隙率较大,易使水进入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此外,半刚性基层开裂形成的反射裂缝或面层材料低温开裂,灌缝不及时或不完全,也给水提供了进入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的通道。进入到沥青路面内部的水,会对路面产生很大危害。这是因为集料对水的亲和力要强于沥青,当沥青路面内部存在水时,经受反复交通载荷和温度胀缩的作用,水分会逐步浸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同时由于动力水的冲刷作用,沥青膜会逐渐从集料表面剥落,并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丧失而使路面发生松散破坏。同时,经由面层渗入基层顶面的水,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易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水,这种流动水会逐渐冲刷剥落半刚性基层中的细料,使材料整体性破坏,丧失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色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喷洒在沥青路表后可形成三维疏水薄膜,防止水分进入沥青路面内部,并减少水对集料的润湿,从而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损能力,达到延长沥青路面寿命的目的,同时,不改变原有路面颜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包括组分A: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还包括组分B: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树脂。
所述组分A中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为10~15:10~15:1~3:55~60。
优选的,所述组分B中甲基硅酸钠与甲基硅树脂添加量按质量比为2~3:15~18。
优选的,所述组分A中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为10:10:1:55。
优选的,所述组分B中甲基硅酸钠与甲基硅树脂添加量按质量比为1:9。
所述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无水乙醇、碱液、KH550和水混合搅拌得组分A;
将甲基硅酸钠加入甲基硅树脂中搅拌得组分B;
将组分B逐滴加入到组分A中恒温低速搅拌得到所述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
其中,以质量计,组分A:组分B为70~90:10~30。
优选的,以质量计,组分A:组分B为70:30。
所述恒温低速搅拌条件为:温度20-30℃,转速500-800r/min,时间180min-240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一般采用沥青作为胶结料对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处治路表与水接触角小于90°,而本发明无色抗水损沥青路面疏水涂层材料最大可使沥青路表与水接触角提高到165°,实现超疏水效果,尤其适用于新建路面的防水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