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渔网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1420.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耿为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特别有效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渔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渔具领域,具体为智能渔网。
背景技术
经常使用的捕鱼方法中,一般都是用捕渔网、线、捕鱼钩、电捕鱼、捕鱼药等捕鱼机方法。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捞效率,通过不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传统捕鱼使用的投网(手网,手抛网),利用船只作为动力的拖网,不同网目挂鳃困鱼的流刺网(三重网,围网)等。这些网针对不同的捕捞对象,使用不同大小的网目,以及不同材料的网线织造而成。同时作为渔网的发展,各种渔业用具也随之产生,例如作为常用捕捞工具的渔笼,四角网等。
现有技术的渔网如专利号CN201410236060.3的一种渔网等都是利用浮漂来判断渔网内是否有鱼。
通过浮漂来判断渔网内是否有鱼,这种判断方式并不是十分准确,有时渔网内有鱼而人们并不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渔网,当鱼儿进网后渔网自动抬起免去了人们靠浮漂来判断渔网内是否有鱼这一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种智能渔网,包括,感应器,鱼竿,鱼线,线轮,控制装置,电机,电池,摇柄,网箱。
所述网箱通过鱼线与鱼竿相连,所述感应器位于网箱上,所述鱼线与线轮相连并缠绕在线轮上,所述线轮与电机相连,其线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摇柄位于电机尾部,所述电池位于鱼竿底部。
其中电池安装在鱼竿底部的中空部分,摇柄转动能够带动电机与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免去了人们靠浮漂来判断渔网内是否有鱼这一过程,当渔网内有鱼时电机转动带动线轮转动收线同时将网箱收起,避免了鱼儿逃脱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渔网,当鱼儿进网后渔网自动抬起免去了人们靠浮漂来判断渔网内是否有鱼这一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种智能渔网,包括,感应器1,鱼竿2,鱼线3,线轮4,控制装置5,电机6,电池7,摇柄8,网箱9。
所述网箱9通过鱼线3与鱼竿2相连,所述感应器1位于网箱9上,所述鱼线3与线轮4相连并缠绕在线轮4上,所述线轮4与电机6相连,其线轮4安装在电机6上,所述摇柄8位于电机6尾部,所述电池7位于鱼竿2底部。
其中电池7安装在鱼竿2底部的中空部分,摇柄8转动能够带动电机6与线轮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感应器1,鱼竿2,鱼线3,线轮4,控制装置5,电机6,电池7,摇柄8,网箱9。
制作实施例
所述感应器1为红外线测物感应器。
所述鱼线3为5号(0.370毫米)的聚乙烯纤维鱼线。
所述电池7为可充电的锂电池。
所属鱼竿2为碳纤维材质制作,可伸缩。
所述网箱9,有尼龙线包裹铁丝架制成,其形状为40×25cm的长方体。
使用实施例
使用时通过放线将网箱放进水里,当鱼儿进入到网箱后,感应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到感应装置发送的网箱内有鱼的信号后,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带动线轮转动收线,网箱离开水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特别有效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特别有效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诱捕纳苗并养殖黄斑篮子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生黄斑篮子鱼无损捕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