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108.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程发良;柳鹏;谢世磊;王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8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传感器 氰化 检测 修饰电极 过氧化氢 浓度检测 复合纳米材料 工作电极表面 过氧化氢溶液 电化学领域 三电极体系 硝酸银溶液 循环伏安法 工作电极 置换反应 电沉积 电流法 重现性 专一性 底液 浸泡 | ||
1.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使用三电极体系,通过循环伏安法将铁氰化钐电沉积在工作电极表面,得到铁氰化钐修饰电极;②将铁氰化钐修饰电极浸泡到硝酸银溶液中,通过置换反应获得银/铁氰化钐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即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③以PBS为检测底液,以步骤②中所得的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为工作电极,采用时间-电流法对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三电极体系为,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电沉积时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为0.2mol/L KCl、5mmol/L SmCl3、5mmol/L铁氰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电沉积时电位为-0.2V~0.8V,扫描速率为30mV/s~70mV/s,扫描圈数为15圈~25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05mol/L~0.015mol/L,置换反应时间为3h~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检测电位为-0.5V~-0.1V,检测底液PBS浓度为0.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1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