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质的拨水纤维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0878.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哲;梁光宇;冯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先进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3/148;D06M13/292;D06M13/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及其 制法 | ||
一种改质的拨水纤维的制法,包括:纤维成形:一纤维材料成形出一固态纤维;上油:一拨水剂及一纺丝油分布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以及热固:对该固态纤维加热,使该拨水剂与该固态纤维产生反应而固化形成一层绒毛层,从而获得一改质的拨水纤维。绒毛层可防止水滴直接接触本体的表面,降低本体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本发明所制成的改质的拨水纤维的拨水效果比无拨水效果的纤维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结构及其制法,尤指一种改质的拨水纤维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特殊机能的制品为纺织界的发展主流。其中又以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为最夯。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能够制成防水外套、防水衣、防水布袋、防水鞋等等产品。
现有的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的制法是将普通无拨水效果的纤维结构制成的制品进一步加入拨水剂,使得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的纤维结构(如图1所示)的表面具有绒毛层,以获得拨水效果。
进一步地说,现有的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的加工方式大多于纱线经纺织工程制造成织物后,再以后处理流程进行加工。后处理加工除了使用额外的制程,如拨水剂渗透及高、低定型等皆需要额外的能源及废液处理,此外药剂渗透的均匀性、织物色相的稳定性也都会受到后处理加工的影响而有所衰减。宏观来看,当纱线在经过纺织工程成为织物时,会由原先二维结构转变成三维结构。在三维结构下,各种药剂如染料、拨水剂等皆需要更多时间滞留来完成渗透,若滞留时间不足,就容易造成药剂浓度不均、效果不良等缺陷。换句话说,现有的具有拨水机能的制品虽然能够具有拨水效果,但也因为上述问题而导致拨水效果不如预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质的拨水纤维的制法,所制成的改质的拨水纤维的拨水效果比无拨水效果的纤维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质的拨水纤维,拨水效果比无拨水效果的纤维优异。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改质的拨水纤维的制法,包括下列步骤:
纤维成形:一纤维材料成形出一固态纤维。
上油:一拨水剂及一纺丝油分布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
热固:对该固态纤维加热,使该拨水剂与该固态纤维产生反应而固化形成一层绒毛层,从而获得一改质的拨水纤维。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拨水剂与该纺丝油其中一者先添加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然后另一者再添加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拨水剂与该纺丝油混合之后添加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拨水剂与该纺丝油混合之后藉由一第一供油喷嘴及一第二供油喷嘴先后分成两次喷涂于该固态纤维的表面,然后一预结喷嘴将该拨水剂以及该纺丝油均匀分布在该固态纤维的表面。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拨水剂在该纺丝油的添加比例为5~30%。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拨水剂与该纺丝油的共同上油比例为2~6%。
较佳地,在该上油步骤中,该纺丝油包含5~20%烷基磷酸酯盐、5~15%磺基琥珀酸二辛酯、水、平滑剂及润滑剂等添加剂,该拨水剂包含10~30%压克力高分子聚合物、3~5%三丙烯乙二醇及水。
较佳地,在该热固步骤中,对该固态纤维的加热温度为80℃以上。
较佳地,在该热固步骤中,一进料滚筒将该固态纤维导入一延伸区,一牵伸滚筒一边移动进入该延伸区的该固态纤维一边对该固态纤维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先进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东先进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练剂
- 下一篇:高强竹天丝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