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9569.5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涂文勇;丁继平;孔月虹;冯琨;胡海生;石慧峰;徐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31260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剂量 探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该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患者待照射部位的充填物的三维模型;在所获取的三维模型中设置容置空间;利用3D打印机打印并得到充填物的实体;在所述实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剂量探测器;将实体置入患者的待照射部位,对待照射部位进行放射;取出剂量探测器,检测剂量探测器所吸收的放射性剂量。该探测方法可以在人体准确检测患者射线照射部位的放射性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或者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当今医学领域中针对肿瘤治疗中最为普遍优选的治疗方案。其中,70%以上的头颈部肿瘤都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
放射治疗过程中,准确检测患者病患部位的放射性剂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精准性。传统的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通常是将放射性剂量探测器放置于病患体表,通过检测吸收到的射线剂量来判断照射人体的射线剂量。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将放射性剂量探测器固定于病患体表,只能反映射线在病患体表的放射性剂量,而对于患病部位位于子宫、肝脏等身体内部的情况来说,放射性剂量探测器无法真实反映出射线在患者的具体患病部位的剂量分布;另外,将放射性剂量探测器固定于病患体表,实施起来并不方便,探测器容易因为患者身体的移动而发生晃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第三,如果将放射性剂量探测器置于身体内部,很容易受到体内酸碱度的影响或者发生排斥现象,直接影响放射性剂量探测器的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该探测方法可以准确检测患者射线照射部位的放射性剂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剂量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患者待照射部位的充填物的三维模型;在所获取的三维模型中设置容置空间;利用3D打印机打印并得到所述充填物的实体;在所述实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剂量探测器;将所述实体置入患者的待照射部位,对所述待照射部位进行放射;取出所述剂量探测器,检测所述剂量探测器所吸收的放射性剂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剂量探测装置,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放射性剂量探测。包括充填物,用于充填于患者的待照射部位,充填物内预设有容置空间;放射性剂量探测装置还包括N个剂量探测器,剂量探测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N为自然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剂量探测器置于充填物的实体内部,以此能够将剂量探测器置于患者待照射部位(可以是宫颈、口腔、鼻腔、食道等位于体内的腔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剂量探测器只能置于患者体表的方式来说,可探测放射性剂量的部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对放射性剂量探测也更加准确。此外,由于将剂量探测器置于患者体内,因此探测结果能够反应患者具体患病部位的放射性剂量的分布,而获得的放射性剂量分布结果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分析,为医生制定后续的放射性治疗提供了量化依据。
作为优选,剂量探测器有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且在实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剂量探测器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将所述剂量探测器沿所述射线的照射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射线的照射方向设置多个剂量探测器可以确保剂量探测器在射线的照射方向吸收射线,使得剂量探测器检测的放射性剂量也更加真实反应射线照射部位的射线剂量。
作为优选,剂量探测器有N个,N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且在所述实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剂量探测器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将剂量探测器分为两组,其中,有一组沿所述射线的照射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组与所述射线的照射方向相交错并均匀分布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本发明实施方式在两个方向均匀排布剂量探测器,可以分析出一次射线照射在这两组探测器所构成的平面上的剂量分部,进一步提高剂量探测器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保健能量粒及其应用
- 下一篇:设置有行走装置的快速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