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压吹法成形的玻璃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8086.3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8 | 分类号: | C03B9/38;C03B9/19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53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压吹法 成形 玻璃 加工 工艺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压吹法成形的玻璃加工工艺,属于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制、制品成形和退火处理,制品成形包括:将玻璃液置入雏形模内;向冲头内的第一励磁线圈通电;将冲头伸入收集槽内,使冲头上布满钢球;将冲头伸入雏形模内,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第一励磁线圈断电,冲头上的钢球被冲头压入到玻璃液内部;将口模连同制品的口部和雏形移入到成形模的成形腔内;压缩空气将制品的口部和雏形吹成初成品;将磁铁伸入成形腔内,玻璃液中的钢球被吸附完后,将磁铁从成形腔内取出;压缩空气将初成品吹制成成品。本方案在对玻璃液进行加工时,玻璃液内部的热量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散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制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制、制品成形和退火处理等步骤,其中制品成形步骤是玻璃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对于玻璃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制品成形步骤一般采用压吹法或压延法。
压吹法的特点是先用压制的方法在雏形模内用冲头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然后再将口部和雏形移入成形模的成形腔内,并通过向吹气头内通入压缩空气的方式将雏形吹成制品。这种方法在生产玻璃时,由于玻璃液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玻璃液在形成玻璃的过程中需要散发大量的热量,而玻璃液热量散发的主要方式是将热量传递给成形模,再利用成形模将热量进行散发,但由于玻璃液的热传导性较差,因此玻璃液在冷却时,与成形模接触的玻璃液表层往往热量散发较快,而玻璃液的内部的热量却散发较慢,这样就容易在生产出的玻璃的内部产生内应力,进而导致制得的玻璃容易产生裂纹和破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利用压吹法成形的玻璃加工工艺,以解决玻璃液内部的热量散发较慢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利用压吹法成形的玻璃加工工艺,包括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制、制品成形和退火处理,制品成形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玻璃熔制后的玻璃液冷却到800-1000℃后置入雏形模内,在雏形模上安装口模;(2)、冲头有铁质材料制成,冲头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励磁线圈,向第一励磁线圈通电,冲头具有磁性;
(3)、收集槽内设有若干钢球,钢球的直径为0.1-0.3mm,将冲头伸入收集槽内,使冲头上布满钢球;
(4)、将冲头伸入雏形模内,将雏形模内的玻璃液压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第一励磁线圈断电,冲头上的钢球被冲头压入到玻璃液内部;
(5)、将口模连同制品的口部和雏形从雏形模内取出,并移入到成形模的成形腔内,口模安装在成形模上;
(6)、在口模上安装吹气头,向吹气头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制品的口部和雏形吹成初成品;
(7)、取下吹气头,将磁铁伸入成形腔内,玻璃液中的钢球从玻璃液中吸出并被吸附在磁铁上,玻璃液中的钢球被吸附完后,将磁铁从成形腔内取出;
(8)、重新安装吹气头,并向吹气头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初成品吹制成成品。
本方案的原理是:本方案冲头在雏形模内将玻璃液压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之前,先向冲头内的第一励磁线圈通电,使得冲头具有磁性,然后将冲头伸入放置有钢球的收集槽内,利用磁性吸引的原理,收集槽内的钢球在冲头磁性的作用下,钢球将被吸引在冲头上,使得冲头上布满钢球,然后再将冲头放入到雏形模内,冲头下压将玻璃液压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与此同时,第一励磁线圈断电,冲头对钢球的磁性消失,此时钢球将在冲头压制玻璃液的同时进入到玻璃液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8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