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寻找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有利成矿区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8003.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常义;夏昭德;凌锦兰;郭芳放;夏明哲;汪帮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寻找 火山岩 硫化物 矿床 有利 成矿 区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质矿产技术领域,一种寻找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有利成矿区域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遥感影像法、同位素测年法以及结合矿石本身的特性和性质,可以圈出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的具体位置,和现有的钻探工程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安全性高的优点。本发明充分认识到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或次火山岩是形成块状硫化物矿床诸多成矿条件中最核心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本发明的寻找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有利成矿区域的方法,为地质勘探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矿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寻找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有利成矿区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etic sulfide deposit),国内曾称为海相火山岩铜矿、黄铁矿型矿床,主要由铜、铅、锌等硫化物组成,经济意义大,是仅次于斑岩型矿床的第二矿床成因类型。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海相火山岩形成后,被后期形成的次火山岩加热,在火山岩层内形成一个以海水为主体的热卤水循环系统。热卤水从火山岩中萃取金属阳离子(即成矿元素),这种金属阳离子与海水中的硫以及从火山岩中萃取的硫相结合,形成硫化物。含有硫化物的热卤水沿构造裂隙开拓出热液通道,部分或大部分热卤水沿热液通道上侵后经喷流-沉积过程形成具有纹层状构造的块状矿石。由于该类矿石形成时处于相对富氧的环境,与硫化物共生的脉石矿物有时会出现硫酸盐(重晶石)和碳酸盐。由于成矿热液反复从热液通道向上迁移,就导致这一部位的蚀变更强,矿化也较强。又由于热液活动具有间歇性,在间歇期通道会被堵塞,当热液再次上侵就需要重新开拓通道,形成隐爆角砾岩筒。所有的成矿热卤水不会干净、彻底地从火山岩中排出,全部喷出到海底。总会有一些含矿热卤水残留在火山岩中,形成分散状的矿体。这部分矿石必然会具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等热液矿体中常见的结构构造。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应该由三部分组成:A.经喷流-沉积形成的具纹层状构造的块状矿体,俗称黑矿;B.形成于热液通道中的矿体,以硅化强、具团块状构造和隐爆角砾岩特征,俗称黄矿;C.赋存于火山岩层内部的矿体,以矿体形态不规则、鸡窝状、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构造等特征。从经济价值角度看问题,上述三类矿体的经济价值按A、B、C的顺序递减。
随着铜、铅、锌等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消耗,对寻找新的火山岩硫化物矿床,以及在老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有的勘查主要依靠大量的钻探工程,花费大、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能否通过系统的地质研究工作,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矿体/矿体,圈定找矿有利地段,发挥地质先行的找矿方法,对于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寻找新的火山岩硫化物矿床时,通过大量的钻探工程,花费大、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寻找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有利成矿区域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图,确定待研究区是否存在海相火山岩,若存在,则将该待研究区初步确定为研究区,执行步骤二;否则,执行步骤一;
步骤二,获取步骤一中初步确定的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图,确定该初步确定的研究区是否存在形成时限晚于海相火山岩的次火山岩或形成时限晚于海相火山岩的浅成-超浅成侵入岩,若存在,则将该初步确定的研究区作为研究区,进行步骤三;否则返回步骤一;
步骤三,在步骤二获取的研究区进行基岩化学采样分析,得到岩石中铜的品位,将岩石中铜的品位等于0.2%~0.3%作为边界品位,岩石中铜的品位大于边界品位时为矿体,即得到多个矿体,执行步骤四;
步骤四,在步骤二获取得研究区内,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确定研究区的地层层序、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和各地层的厚度,根据研究区的地层层序、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和各地层的地层厚度,绘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在步骤三得到的多个矿体分别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确定每个矿体所处的地层、岩性特征和地层厚度,并在综合地层柱状图上标注出来,得到矿体地层柱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8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