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7351.6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金镇成;南周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30/02;F16D48/06;F16H59/18;F16H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 ||
一种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可包括:由控制器,基于加速器踏板被踩压的程度来估计由动力源提供的输入扭矩的改变;由控制器,获得用于防止离合器针对在估计输入扭矩的改变时所估计的输入扭矩的滑移的水平的附加扭矩;由控制器,通过将在获得附加扭矩时所获得的附加扭矩添加至输入扭矩来确定用于控制离合器的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以及由控制器,通过利用在确定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时所确定的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操作离合器致动器来控制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涉及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传递车辆中的动力的干式离合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AMT(手自一体变速器)或DCT(双离合变速器)使用干式离合器(在下文中,“离合器”)从诸如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源接收动力。
在啮合状态(In-Gear state)(其中,车辆在不换档的情况下驾驶)下,离合器完全啮合并且传递来自动力源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当踩压(其中,驾驶员突然向下踩压加速器踏板)出现时,离合器会变得稍微松开并且会过度滑移(slip)。
如上所述,当离合器稍微松开并过度滑移时,由于通过离合器传递的动力的量的突然改变,车辆会摇晃或者其加速会延迟,所以车辆的可驾驶性劣化。此外,离合器的动力传递效率降低,导致车辆的燃料效率降低。
踩压加速器踏板状态时的过度滑移的原因中的一个可能是所谓的扭矩冲程曲线(T-S曲线)(其描述离合器的变速器特性与控制离合器的致动器的冲程)的不精确。
即,当离合器完全啮合时,离合器的传递扭矩保持处于与来自动力源的输入扭矩几乎相同的水平,其中,控制器控制致动器的冲程以实现与输入扭矩相对应的目标离合器传递扭矩。然而,由于作为用于控制的基准的T-S曲线的不精确,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低于输入扭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离合器滑移。
在踩加速器踏板时,引起过度滑移的另一因素可能是控制器不能以足够快以遵循从动力源输入的扭矩的变化的响应速度来控制离合器传递扭矩。
在本发明的该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整体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得被视为承认或任何形式地暗示该信息构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针对提供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即使输入至离合器的输入扭矩由于驾驶员对加速器踏板的突然操作而突然改变,该方法也能通过适当控制离合器的传递扭矩,来防止由于离合器的不期望过度滑移导致的车辆的摇晃以及延迟加速而引起的车辆的可驾驶性的劣化,该方法还通过防止离合器的动力传递效率的降低来防止车辆的燃料效率的劣化。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提供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方法,其包括:由控制器,基于加速器踏板被踩压的程度来估计由动力源提供的输入扭矩的改变;由控制器,针对在估计输入扭矩的改变时所估计的输入扭矩获得足以防止离合器的滑移的水平的附加扭矩;由控制器,通过将在获得附加扭矩时所获得的附加扭矩加到输入扭矩来确定用于控制离合器的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以及由控制器,通过利用在确定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时所确定的最终离合器控制扭矩操作离合器致动器来控制离合器。
在估计输入扭矩时,控制器可通过将加速器踏板的踩压程度相对时间进行微分来获得操作变量(operation variation),可通过在时间轴上将操作变量移动预定时间延迟来获得延迟操作变量,并且可通过对延迟操作变量进行滤波来获得示出输入扭矩的改变的扭矩响应函数。
时间延迟被设为其中出现延迟直至根据加速器踏板被踩压的程度的改变而在由动力源提供的输入扭矩中生成改变的时间。
控制器可通过利用低通滤波器处理延迟操作变量来获得扭矩响应函数,并且低通滤波器的系数可被预先设定为使得延迟操作变量遵循由动力源提供的输入扭矩构建的轮廓(profi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