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5587.6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江;田媛;滕大为;李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519;A61P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孙成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环化合物 三氮唑 嘧啶酮 制备 神经元细胞 抗癫痫 脑皮层 振荡 疾病 预防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杂环化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Ⅰ),而且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公开的[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对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钙振荡有抑制活性,为预防和治疗抗癫痫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环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的特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功能失调。癫痫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引起癫痫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临床症状也千差万别。但是,癫痫发作时脑部大量神经细胞的异常、过度、同步性放电,在各种癫痫都是相同的。根据WHO的数据报道,世界上超出五千万人口患有癫痫。而我国国内的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癫痫的发病率约23人/10万人,可以估算我国目前癫痫患者超过500万。癫痫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危害和影响,因此癫痫的治疗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有关癫痫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元或神经网络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信号传输的失衡,是癫痫发病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抑制神经元或神经网络兴奋性是抑制癫痫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以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离子通道为靶点。已有研究证明钙通道功能缺失,是特发性全身性癫痫、尤其是伴有共济失调的特发性全身性癫痫发病机制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高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因此,研究和开发高选择性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对开发新型抗癫痫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氮唑嘧啶类化合物及其相关的衍生物和类似物近些年也有诸多文献报道,且大多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比较有突出结果的是:例如[1.2.4]三氮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研究中,许多[1.2.4]三氮唑并[1,5a]嘧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尤其是5位、6位或7位上具有功能性取代基的[1.2.4]三氮唑并[1,2a]嘧啶衍生物,最近发现2位和7位具有功能性取代基的[1.2.4]三氮唑并[1,5a]嘧啶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而有关它的其它方面的活性如抗炎和抗真菌以及抗疟原虫的活性亦有报道,目前制药工业大量生产的催吐剂就是三氮唑嘧啶酮类化合物。
到目前为止,未见相关三氮唑嘧啶酮类化合物在治疗癫痫疾病的相关报道,本发明是关于一类新颖的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钙振荡的生物活性的三氮唑嘧啶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为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更是意外的发现,本发明提供的三氮唑嘧啶酮类化合物比其传统药物具有更好的抗癫痫活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新型[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及新的药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钙振荡的生物活性的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和抗癫痫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类[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酮类杂环化合物,所述杂环化合物的通式Ⅰ如下所示:
其中,R1是氢,烷氧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卤代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每个所述烷基,环烷基,卤代烷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取代或任选一个可取代位置独立取代,各自独立的取代为卤素,氰基,烷氧基,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芳基,杂芳基,杂环基,环烷基或酰胺基;
R2是C1-C10的链烃基或环烃基、苯基或取代苯基、杂芳环基或取代杂芳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