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055.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须藤豪;林卓央;东条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组合 使用 液晶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构成部件有用的液晶组合物和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元件被用于以时钟、计算器为代表的家庭用各种电气设备、测定设备、汽车用面板、文字处理器、电子记事本、打印机、计算机、电视机等。作为液晶显示方式,其代表性的方式有TN(扭转向列)型、STN(超扭转向列)型、DS(动态光散射)型、GH(宾·主)型、IPS(平面转换)型、FFS型(边缘场转换)型、OCB(光学补偿双折射)型、ECB(电压控制双折射)型、VA(垂直取向)型、CSH(彩色超垂直)型或FLC(强介电性液晶)等。
其中,作为智能手机用、平板用的液晶显示器,广泛使用高品质且视觉特性优异的IPS型、作为其一种的FFS型的液晶显示元件。特别是使用Δε显示负值的液晶材料的FFS型的显示装置可以得到高的透射率,因此,近年来正在进行积极的开发。
该IPS型、FFS型是利用相对于基板面在水平方向产生的电场的横向电场型,但容易在透明电极的边缘部分产生强电场,伴随于此,容易引起液晶的挠曲极化(フレクソ分極),其结果,成为产生显示的忽明忽暗(闪烁)、透射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
另外,近年来,由于进一步的节能化的要求,正在积极地进行与以往的有源驱动相比能够降低刷新频率的使用IGZO等氧化物半导体的液晶驱动元件的开发。降低刷新频率的驱动方法与以往的60Hz的驱动方法相比,容易产生闪烁,显示品质的降低和透射率的降低显著。因此,除电视机等用途中所使用的液晶组合物通常所要求的高速响应、高可靠性以外,还要求将闪烁的产生、透射率的降低减少的液晶组合物。
另一方面,作为Δε为负且其绝对值大的液晶材料,例如已知使用以下的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等的液晶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要求开发一种能够抑制闪烁产生的液晶组合物。
综上所述,要求一种液晶组合物的旋转粘性(γ1)小、不产生闪烁的液晶组合物,另外,要求一种透射率高、响应速度快、没有滴痕、烧结(IS)和显示不均等显示不良或显示不良得到抑制的显示品质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国际公开第2010/08482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射率各向异性(Δn)大、旋转粘性(γ1)充分小、向列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宽、闪烁的产生得到抑制或消除的具有绝对值大的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的液晶组合物,另外,提供一种使用其的透射率高、响应速度快、没有烧结(IS)、显示不均等显示不良或显示不良得到抑制的显示品质优异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各种液晶组合物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液晶化合物,能够解决所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申请发明。
本申请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其中,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和1种或2种以上的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a1和Ra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2-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2-可以各自独立地被-O-或-S-取代,另外,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各自独立地被氟原子或氯原子取代,Ma1表示1,4-亚环己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2-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2-可以被-O-取代)或1,4-亚苯基(存在于该基团中的1个-CH=或不邻接的2个以上的-CH=可以被-N=取代),基团中的氢原子可以各自独立地由氟原子、甲基、甲氧基、氰基或氯原子取代,Za1表示单键、-CH=CH-、-C≡C-、-CH2CH2-、-(CH2)4-、-COO-、-OCO-、-OCH2-、-CH2O-、-OCF2-或-CF2O-,但存在的Za1中的至少一个表示-CH=CH-,ma1表示1、2或3,存在多个Ma1和Za1时,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