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4596.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敏;牛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2;A61L2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03061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生物 衍生 羟基 磷灰石 细胞 相容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方法,将猪四肢骨在‑176~‑18℃冷冻3个月后,去除骨组织表面的软组织,骨锯锯成松质骨块,不采用有机溶剂,纯化水超声清洗,去除其内骨髓成分,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冻干;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中,反应后取出置于碱溶液中,冷冻干燥,取出放于通气马弗炉渐进升降温处理;然后封装,钴‑60γ射线辐照灭菌制成。本发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脱脂脱蛋白处理,无有机物质残留,能有效改善所制备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移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善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骨移植是仅次于输血的第二大组织移植,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主要包括生物衍生类材料及人工合成类材料,生物衍生类材料由于与自体骨组织具有更为相近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来源于同种异体或异种的骨组织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移植后常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失败,为有效降低这类材料的免疫原性,常采用脱细胞、去蛋白等方法去除抗原的载体,而当前对异种骨最常采用的去抗原方法为采用高温煅烧去除骨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等有机成分而制备的煅烧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这类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虽然有效降低了抗原性,但却丧失了原有骨组织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植入后不利于成骨细胞的贴附,从而影响成骨速度,同时其在制备过程中需采用大量有机溶剂去除蛋白质,易影响到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及导致有机溶剂残留,影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脱脂脱蛋白处理,并经碱超声联合冷冻干燥处理后进行重复渐进式升降温结合通气煅烧处理,所制备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无有机溶剂残留,能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结构及生物相容性。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善生物衍生羟基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猪四肢骨在-176~-18℃冷冻3个月后,去除骨组织表面的软组织,骨锯锯成5cm×5cm×5cm~5cm×5cm×20cm的松质骨块,超声清洗8~72小时,清洗温度为30~60℃,每1~4小时更换纯化水,并置于甩桶内离心5~15分钟,去除其内骨髓成分,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冻干至含水量小于5%;
步骤2、将步骤1骨粉或骨块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中,密封,然后将二氧化碳压进反应釜至反应釜内压力为15~30MPa,材料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1~10,使反应釜内温度升至30~60℃,保持20~60分钟,然后以1~10MPa/min的速率放气,重复3~5次,打开反应釜,取出材料;
步骤3、将步骤2中骨粉或骨块置于0.1~1M的Ca(OH)2、KOH或NaOH溶液中,10~300g/L,10~40℃条件下超声10~600分钟,超声温度为30~60℃;
步骤4、将步骤3中材料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3~10%;
步骤5、将步骤4中材料放于通气马弗炉,200℃/小时渐进升温至600~1500℃,保持2~6小时,200℃/小时渐进退温,重复1~6次;
步骤6、然后封装,10~25kGy钴-60γ射线辐照灭菌制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材料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3。
优选地,步骤2中反应釜内温度升至37~40℃。
优选地,步骤3中骨粉或骨块置于0.5M的NaOH。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含水量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医学院,未经山西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蒸汽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腹部抽脂手术用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