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营销业务的反窃电装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3696.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杨娟;张业存;冯佳慧;鲁厚轩;尹秀荣;张鵾;徐淑威;李德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朱文杰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营销 业务 反窃电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营销业务的反窃电装置、系统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设置于取电端的身份识别模块和设置于用户端的电力总线上的一级监控器;该一级监控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连接的取电端有电流流出时,用于向与用电器连接的取电端对应的身份识别模块获取取电端的身份标识;当一级监控器无法获取到身份标识,或者根据获取到的身份标识判断该取电端不合法时,该一级监控器确定该取电端不合法,该一级监控器控制取电端对应的电力线停止供电,并向远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提高了窃电行为排查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窃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营销业务的反窃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已成为千家万户都离不开的能源,使得用电总量大幅增长。随着电力用户的大幅增长,以及用电量的大幅增长,某些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出现了窃电的现象,窃电现象的蔓延,会导致电力部门损失严重,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电力用户多,且覆盖范围广,电力生产运营机构需要经常频繁排查每个用户用电情况,造成了工作人员工作量繁重,且容易造成疏漏,可靠性较低,且由于排查的面积大,范围广,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针对上述对窃电行为的排查方式效率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营销业务的反窃电装置、系统和方法,以提高窃电行为排查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营销业务的反窃电装置包括设置于取电端的身份识别模块和设置于用户端的电力总线上的一级监控器;一级监控器与一个或多个取电端连接;身份识别模块和一级监控器通过电力线通信连接;取电端用于连接用电器;取电端包括插座和开关;身份识别模块中保存有取电端的身份标识;一级监控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连接的取电端有电流流出时,向与用电器连接的取电端对应的身份识别模块获取取电端的身份标识;以及用于将获取到的身份标识与一级监控器中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判断,如果匹配,确定取电端合法;如果不匹配,确定取电端不合法;或者,还用于当一级监控器无法获取到取电端的身份标识时,一级监控器确定取电端为不合法;一级监控器还用于当确定取电端为不合法时,控制取电端对应的电力线停止供电,并向远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一级监控器的标识码或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身份识别模块设置于取电端对应的电力线上;身份识别模块包括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保存有取电端的身份标识;电力线包括零线和/或火线;一级监控器通过电力线读取存储介质内保存的身份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身份识别模块还包括主控单元,用于当一级监控器获取取电端的身份标识时,对存储介质中保存的身份标识进行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身份标识发送至一级监控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一级监控器还用于统计与一级监控器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取电端的用电量,并定期向远端服务器发送用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3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