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113180.X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刘源;保罗·邦凡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B21/30;H01L21/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待加工产品 材料层 第一材料 测量过程 高效生产 第二面 优化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测量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包括提供待加工产品,所述待加工产品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测量所述待加工产品的初始厚度d1;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第一材料层,同时会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赘余材料层,所述赘余材料层的厚度小于0.3μm;测量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d2;测量所述待加工产品的最终厚度d3;计算所述赘余材料层的厚度Δd=d3‑d2‑d1。由此,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达到简单快速的测量得到形成的赘余材料层的厚度,优化了测量过程,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有助于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半导体加工生产过程中,光刻工艺是制约着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进行精确的光刻,至关重要。
然而,硅片厚度的均匀性会直接影响到光刻过程。
如图1所示,通常会需要在硅片1正面上形成一层外延层,这一过程可以是将硅片1放置在基座2上。然而,硅片1经常会发生滑动,从而倾斜。于是,生长外延层的反应气体就可以从错开的缝隙3处侵入硅片1下方,进而在硅片1背面形成附带一层赘余外延层4,并且这层外延层4基本上是不均匀的,由此会对光刻过程产生影响。
另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也会使得硅片上有着厚度不均匀的赘余外延层。例如对于研磨后的硅片,通常表面有一薄层氧化膜,在对一面进行氢气处理时,经常会在另一面形成一些针孔,从而在针孔中产生外延生长,这也会影响硅片厚度的均匀性。
但是,通常这些不需要的赘余外延层的厚度又很薄,难以直接检测到其具体厚度。
目前,已经存在多种方法来进行检测。例如公开号为US8409349B2的美国专利揭示了如下一种方法:
1、提供一硅片;
2、在硅片背面上形成辅助层;
3、测量辅助层的厚度;
4、在硅片正面上进行外延生长,此时在辅助层上会形成附带的赘余外延层;
5、再次测量辅助层的厚度;
6、两次测量的厚度差即为附带形成的赘余外延层的厚度。
但是,这一过程繁琐,需要形成专门的辅助层,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目前有需要一种新的测量方法,以改善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测量附带形成的膜层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测量方法,包括:
提供待加工产品,所述待加工产品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测量所述待加工产品的初始厚度d1;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第一材料层,同时会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赘余材料层,所述赘余材料层的厚度小于0.3μm;
测量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d2;
测量所述待加工产品的最终厚度d3;
计算所述赘余材料层的厚度Δd=d3-d2-d1。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测量方法,采用双面平坦度检测方法获得所述初始厚度和所述最终厚度。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测量方法,采用FTIR获得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测量方法,在所述待加工产品上选择多个点进行每次厚度的测量。
可选的,对于所述的测量方法,选择点数为13个,排列呈十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3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增材制造的零件尺寸校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