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963.2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贾小乐;李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器,其包括近心端、远心端以及连接于近心端和远心端之间的滤器主体。滤器主体包括均为锥形网状结构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以及多个连接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的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包括自中间连接杆向血管壁延伸的过渡段以及自过渡段弯折延伸并至少有部分与血管壁抵接的支撑段。支撑段包括自过渡段末端弯折延伸的本体以及自本体弯延伸的柔性段。柔性段在其长度方向上至少有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小于本体的径向尺寸从而增大支撑段的柔性,防止所述支撑段刺破血管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血管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介入方式植于血管内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疾病,病死率高,有资料统计,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0%-30%,每年新增病例约占人口的0.2%。我国以13.5亿人口计算,每年约有270万新增患者。
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均可引起肺栓塞,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血栓的形成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外伤或骨折、创伤、较大的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分娩、久病卧床、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均可使静脉血流缓慢,血液瘀滞,或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血液黏附性增强,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般与管壁轻度粘连,容易脱落,脱落的游离栓子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病变。静脉血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为下肢。
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为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手段,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但是滤器植入下腔静脉一定时间后,由于对血管的刺激,滤器支撑杆会不同程度地被内皮细胞爬覆、包裹,造成难于取出,只能作为永久滤器长期植入人体。而滤器永久植入人体具有一定风险,例如:滤器长期与血液和血管内皮接触,可能发生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终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或导致肺栓塞再发生;长期植入体内,有发生滤器变形、倾斜、移位、断裂,甚至穿透血管的危险等。
目前业界为了解决滤器植入人体后不易取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在滤器表面形成一层阻止细胞生长的涂层,防止血管内膜在滤器表面爬覆;另一种是通过结构设计的方法,将滤器制作成两端封闭的结构,并且在结构上增加与血管壁抵接的开放性支撑杆,从而将滤器与血管壁分隔开来。
专利公告号为CN102330059B的中国专利为第一种方法的典型代表,其使用表面改性方法在滤器表面沉积类聚乙二醇薄膜,利用聚乙二醇具有的抗蛋白质和细胞粘附的特性,抑制细胞在滤器表面生长,阻止内皮细胞包裹滤器支撑杆,从而实现滤器的可回收性。但是,使用该方法制备的膜层具有水溶性,只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止细胞生长,对取出时机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对于第二种方法来说,由于滤器被放入血管之前处于被压缩在鞘管内的状态,当鞘管将滤器输送到需要的位置后释放滤器,滤器在血管内展开从而将血管壁撑开。那么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开放性支撑杆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缠绕的问题,导致滤器在血管内不能顺利展开,降低了滤器的可用性,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且开放性支撑杆的末端存在刺破血管壁的风险,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因此,如何保证腔静脉滤器可以可靠固定,血栓过滤效率高、刺破血管风险小和尽量少的内皮爬覆,同时又能保证可回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刺破血管壁、不易发生缠绕、可用性更高的腔静脉滤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器,其包括近心端、远心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近心端和所述远心端之间的滤器主体,所述滤器主体包括均为锥形网状结构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以及多个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自所述中间连接杆向远离所述滤器轴线方向延伸的过渡段以及自所述过渡段朝靠近所述滤器轴线方向弯折并朝所述远心端延伸的支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