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9900.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8 | 分类号: | H01H5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直流 继电器 辅助 触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自动开关。其实现这种开关功能是借助设置于内部的电磁铁,通过对电磁铁的线圈通入较小电流,使得电磁铁产生磁场,利用磁场的产生或消失而吸合或松开衔铁,进而驱使导电弹片之间吸合或断开,实现对大电流回路的导通。然而,在继电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继电器内部的零件老化,稳定性越来越差,如继电器的铁芯滑动不顺畅,导电件接触不良,若不及时检查维修,就会使电器设备的功能不稳定或失效,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用于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检测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装置,用于监控继电器的负载端子是否导通,包括信号电路及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设置于所述信号电路与继电器的铁芯之间,所述铁芯滑动后导通大电流回路时,所述铁芯带动所述导电弹片分别抵触于所述信号电路的两连接端子而导通所述信号电路,所述铁芯滑动而断开所述大电流回路时,所述导电弹片自动回弹而离开两所述连接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设置一导电弹片,并使所述导电弹片设置于所述信号电路与所述铁芯之间,通过利用铁芯驱动所述导电弹片,从而可以使所述铁芯在移动的同时使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进而导通所述信号电路,从而可利用所述信号电路的指示及时了解到所述铁芯是否与两所述负载端子有效地电连接,有效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使电器设备维护更方便。
较佳地,所述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线圈、弹性元件、可动接点台及一对负载端子,所述铁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轴位置,且所述铁芯的上端伸出所述线圈并与所述可动接点台连接,所述可动接点台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可动接点台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两所述负载端子;所述弹性元件对所述可动接点台提供一与所述线圈吸合所述铁芯的吸力相反的弹性力;所述负载端子与所述大电流回路连接。通过将所述可动接点台与两所述负载端子对应,并且将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可动接点台的下方,再将所述铁芯设置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轴位置并与所述可动接点台连接,因此,整个结构呈上下式布置,充分利用了各个部件形状及空间,从而使整个继电器的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合理,有效缩小了继电器的体积。
较佳地,所述铁芯的下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随所述铁芯移动而顶推或释放所述导电弹片,以使所述导电弹片接触或离开两所述连接端子。由于所述导电弹片设置于所述线圈的下方,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线圈内,因此利用所述推杆,可以将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铁芯关联起来,从而使所述铁芯动作的同时通过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导电弹片,实现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高压直流继电器100包括外壳1、线圈2、铁芯3、弹性元件4、可动接点台5、电路板6及一对负载端子7;所述外壳1呈密封结构,以便对外壳1内部进行抽真空并充入惰性气体。两所述负载端子7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且上端伸出所述外壳1,下端伸入所述外壳1内,所述线圈2及所述可动接点台5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铁芯3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线圈2的中心轴位置,且所述铁芯3的上端伸出所述线圈2并与所述可动接点台5连接,所述可动接点台5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可动接点台5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两所述负载端子7的下端;所述弹性元件4套接于所述铁芯3上并提供一方向向下并使所述可动接点台5离开两所述负载端子7的弹性力,所述弹性元件4为压缩弹簧。
再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电路板6内置于所述外壳1内,并位于所述线圈2的下端,所述电路板6与所述线圈2及工作电路200电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电路板6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小,从而使所述电路板6工作更稳定,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五粮印象‑小酒161)
- 下一篇:酒瓶(文化艺术酒‑珍藏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