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8063.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谭红琳;刘伟;陈志斌;罗天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C04B35/443;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铝酸镁可 调谐 发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溶胶-凝胶微区络合法,以Mg(NO3)2·6H2O、Cu(NO3)2·3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按比例溶于无水乙醇得到溶液A,将C2H2O4·2H2O溶于无水乙醇并加入分散剂得到溶液B,将溶液B雾化后加到溶液A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溶液C,在室温下搅拌C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加热使乙醇蒸发即可得到湿凝胶,将得到的湿凝胶烘干过夜得到前驱体,其中C2H2O4·2H2O与总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0~1.2;
(2)将前驱体置于炉中焙烧,随炉冷却后,球磨1~2小时得铜掺杂铝酸镁粉体;焙烧温度为700~900℃,焙烧时间为4~6小时;
(3)然后将粉体经制坯、成型、高温烧结后得到铜掺杂铝酸镁陶瓷可调谐发光材料,其表达式为CuyMg1-yAl2O4,其中y=0.1%~1.0%;高温烧结温度为1400~1600℃,烧结时间为4~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溶液B以雾化形式添加到溶液A中,并在30分钟完成,在微区充分络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乙二醇且使用量为每100ml反应液加入0.4~0.6ml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4~6h,溶剂乙醇蒸发的条件为70~80℃搅拌1~3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铝酸镁可调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制坯是通过压片机上缓慢加压到10~30Mpa,保压1~2分钟后卸载、脱模即可得到饼状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0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