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6726.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车轩;朱林;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59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循环 工厂 对虾 养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矩阵状布置的两对养虾池(1)组成的养殖池组,其中两对养殖池中间的长条形区域是循环水处理池;
所述循环水处理池包括中间的排污井(4)、以及其两侧依次排布的机械气浮池(2)、生物滤池(3),所述机械气浮池(2)与生物滤池(3)的容积比为2:1~3:1;
所述养虾池(1)与机械气浮池(2)连通,所述机械气浮池(2)与生物滤池(3)连通,所述生物滤池(3)与养虾池(1)之间设有气提管(6),气提管(6)具有上下至少两层可选择的气提出水口,使用中的气提出水口的高度与液面高度差小于10cm;
所述机械气浮池(2)上部与排污井(4)通过排污堰(10)连接,机械气浮池(2)内的悬浮颗粒物状的有机污染物随着气浮泡沫自所述排污堰(10)流入所述排污井内;
所述养虾池(1)中心具有中心排污口(8),各中心排污口(8)通过排污管(7)与地沟(5)连通,所述排污管(7)末端与立插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插管高度高于液面;
所述养虾池(1)外接净水水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虾池(1)呈四周具有圆弧倒角的矩形状,所述养殖池侧壁设有推流管(9),所述推流管(9)的推流方向使养殖池水产生同向旋转,从而使养殖固体废物从所述中心排污口(8)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虾池(1)与机械气浮池(2)通过池壁下部的预埋管连通;所述机械气浮池(2)与生物滤池(3)也通过池壁下部的预埋管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提管(6)上每层气提出水口的数量为4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养殖池组联排设置,并共用一个地沟(5)。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提循环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气提管(6)作为提水的动力从生物滤池(3)至养虾池(1)进行提水,养虾池(1)中的水在水位差的作用下自由流向机械气浮池(2),机械气浮池(2)通过气浮气泡的表面张力附着悬浮颗粒物,泡沫通过排污堰(10)排入排污井(4),净化后的水自然流入生物滤池(3)去除氨氮,生物滤池再通过气提管(6)向养虾池(1)提水,形成水流循环;
利用养虾池(1)内的推流管(9)形成单方向旋转水流,使污物排入中心排污口(8),定期拔去地沟(5)中的立插管,使污水自地沟排出,并通过养殖池外接的净水水源进行净水补充;
整个系统没有水泵,全部靠罗茨风机驱动的气提管(6)进行水体循环,罗茨风机既作为增氧设备,又为水体循环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7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用户反馈地面信息的方法及手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示门锁状态功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