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配制的含氨基酸的肉牛饲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105994.9 | 申请日: | 201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葛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20/142;A23K4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肉牛饲料 植物秸秆 氨基酸 肉牛 原料配制 重量百分比计算 消化吸收功能 干草 抗病能力 饲料加工 采食量 胃肠道 饼粕 掺混 肉质 食欲 谷物 食盐 配方 食用 生长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配制的含氨基酸的肉牛饲料,该产品属于饲料加工领域;本发明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植物秸秆45‑47%、干草25‑27%、谷物18%、饼粕8%、粗食盐1%、氨基酸1%;通过粉碎后掺混再造粒的方法来生产肉牛饲料,产品被肉牛食用后,能促进育肉牛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兴奋胃肠道、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使肉牛生长迅速、改善肉质、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猪饲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配制的含氨基酸的肉牛饲料。
背景技术
植物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玉米秸、稻草、谷草、花生藤、甘薯蔓、马铃薯秧、豆荚、豆秸、油菜、花生、棉花、甘蔗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可用于饲料的主要有玉米秸、稻草、谷草、花生藤、甘薯蔓、马铃薯秧、豆荚、豆秸的秸秆,这些秸秆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秸秆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烧,燃烧秸秆的危害有: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其CO2的提高比例远远大于燃烧普通树木的比例;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此颗粒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燃烧时秸秆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烟雾。如何有效的利用秸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农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用这些秸秆来生产饲料是一种良好的秸秆再利用。牛饲料种类繁多,可分为:粗饲料、精饲料、多汁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六大类,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的好处是:节约蛋白质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可以改善畜禽肉的品质;可以提高动物消化机能和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动物应激。本发明产品属于肉牛粗饲料,主要使用秸秆、干草、谷物、氨基酸配制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配制的含氨基酸的肉牛饲料,配制该饲料使用的原料包括:植物秸秆、干草、谷物、饼粕为原料,并以掺混、粉碎的工艺配制而成,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本发明使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秸秆45-47%、干草25-27%、谷物18%、饼粕8%、粗食盐1%、氨基酸1%。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将配方量的植物秸秆和干草送入第一粉碎机粉碎为粉末;
(2)将配方量的谷物、饼粕、粗食盐、氨基酸送入第二粉碎机粉碎为粉末;
(3)将第一粉碎机和第二粉碎机粉碎的物料送入掺混机掺混均匀后加水适量再掺混均匀,然后送入造粒机造粒后送入烘干机烘干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优选的,所述的植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稻草、花生藤、甘薯蔓、豆荚按3:4:1:1:1的比例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干草为野干草、黑麦草、苜蓿,按4:3:3的比例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饼粕为豆饼、花生饼、菜子饼按3:3:4的比例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按4:3:3的比例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配制的含氨基酸的肉牛饲料,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产品质量好;产品被肉牛食用后,能促进育肉牛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兴奋胃肠道、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使肉牛生长迅速、改善牛肉的品质、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