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及其均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538.4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H02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州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变换器 均流 支路 交流直流转换 直流母线电压 预设 电流检测模块 并联连接 电压可调 调整模块 模块输出 检测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及其均流方法,包括:电流检测模块、判断调整模块以及并联连接的多个支路;其中,各支路包括:普通谐振变换器与电压可调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相互配合,通过分别向各支路的普通谐振变换器输入相互独立的直流母线电压,通过检测各支路中的当前电流,以及在根据检测到的各当前电流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当前电流值的比值后,若判断至少一个比值不在预设均流范围内,则通过调节至少一个支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直流母线电压,直至确定所有比值均在预设均流范围内停止,从而可以使多相谐振变换器实现均流调节功能,使各普通谐振变换器达到均流工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及其均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成为电源发展的趋势。其中,普通谐振变换器以其原边电路中的原边开关晶体管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开通,副边整流电路中的副边同步整流晶体管可以实现ZVS开通、零电流开关(Zero Current Switching,ZCS)关断被广泛应用于电源中。现有的普通谐振变换器如图1所示,包括:原边电路1、谐振槽电路2、变压器电路3、副边整流电路4、滤波电容C以及负载R。其中,原边电路1包括:开关晶体管Q1和开关晶体管Q2;谐振槽电路2包括:电容Cr和谐振电感Lr;变压器电路3包括:励磁电感Lm组成的变压器T;副边整流电路4包括:开关晶体管S1、开关晶体管S2、开关晶体管S3以及开关晶体管S4,并且副边整流电路4的输出端与滤波电容C以及负载R相连。
现有的多相谐振变换器包括多个上述普通谐振变换器,且一般需要使每一相普通谐振变换器均流工作。并且为了抑制输出电流纹波,一般使各个普通谐振变换器采用交错并联的方式。现有技术中两相交错式谐振变换器通常采用的均流方法包括:(1)采用器件筛选匹配的方式使两相交错式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槽电路中的元件的参数尽量保持一致,从而使交错并联的两相普通谐振变换器均流工作;(2)通过在变压器电压输出侧增加一个差模电感,使交错并联的两相普通谐振变换器均流工作。其中,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在大批量生产制备时,各个元件的参数一致性匹配比较困难,应用价值不高,并且仿真模拟时当元件的参数相差5%时,可能会导致两相普通谐振变换器的均流度较差。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引入了差模电感,使得两相交错式谐振变换器引入了额外的功耗,并且差模电感的电感量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即电感量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电感量,已经不会使其均流度提高,另外差模电感的引入还可能使原边电流出现畸变,导致高次谐波增大,使得变压器电路中的绕组带来额外损耗。
因此,提供一种简单的均流调节方法以使多相谐振变换器实现均流工作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及其均流方法,用以通过简单的均流调节方法使多相谐振变换器实现均流工作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包括:电流检测模块、判断调整模块以及并联连接的多个支路;其中,各所述支路包括:普通谐振变换器与电压可调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
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分别向同一所述支路中的普通谐振变换器输入直流母线电压;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所述支路中的当前电流值;
所述判断调整模块,用于在根据检测到的各所述当前电流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当前电流值的比值之后,若判断至少一个所述比值不在预设均流范围内,则根据预设规则调整至少一个直流母线电压,并再次控制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分别向同一所述支路中的普通谐振变换器输入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检测各所述支路中的当前电流值,直至在根据检测到的各所述当前电流值计算得到任意两个所述当前电流值的比值之后,判断所有比值均在所述预设均流范围内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未经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