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446.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程小雪;徐凯;张同;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1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膜制备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生物膜制备方法包括:将活性污泥和丝藻加入污水中;控制所述污水的环境满足挂膜条件,在污水中形成藻菌共生膜,所述挂膜条件包括:污水温度在15‑35℃、污水的PH值为6‑9、污水的DO为2‑8mg/L。本发明可极大提高挂膜效率,能够1到4天快速形成以丝藻为骨架,菌胶团附着的藻菌共生生物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有必要对各种污水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是生物膜法,该方法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氧层的好氧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氧分解,然后通过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利用生物膜法处理废水时,需要先在构筑物中处理系统(其中的构筑物一般是指曝气池体,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填料和曝气系统)的表面上产生一层能够适应并处理废水的微生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厚度一般在几个毫米到1cm左右,这个过程一般称为挂膜。生物膜外层为好氧微生物,内层为厌氧微生物和死去的微生物体。
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依靠菌类自然生长,一般需要的挂膜周期约20-40天左右,这样的挂膜周期相对较长,并且自然生长的生物膜易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制备方法,能够缩短挂膜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膜制备方法,包括:
将活性污泥和丝藻加入污水中;
控制所述污水的环境满足挂膜条件,在污水中形成藻菌共生膜,所述挂膜条件包括:污水温度在15-35℃、污水的PH值为6-9、污水的DO为2-8mg/L。
所述将活性污泥和丝藻加入污水中为:先将活性污泥加入污水中后将丝藻加入污水中,或者先将丝藻加入污水中后将活性污泥加入污水中。
所述先将活性污泥加入污水中后将丝藻加入污水中包括:
将活性污泥加入污水中并将活性污泥培育至高速增殖阶段;
在活性污泥培育至高速增殖阶段后再将丝藻加入污水中。
将丝藻加入污水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提高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浓度。
在将活性污泥和丝藻加入污水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污水中加入填料并对污水进行曝气。
所述填料为半软性填料,且半软性填料按80mm的间距设置在污水中。
在污水处于有光照的条件下对应的曝气量为污水处于无光照的条件下对应的曝气量的30%-50%。
所述丝藻和污泥的重量比为1:35-1:5。
所述丝藻和污泥的重量比为1:30-1:15。
所述提高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浓度为:在已加入活性污泥的污水中加入沼液或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沉式碳纤维生态草
- 下一篇: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